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张千 卢婉凤 张正阳)3月12日上午,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衡水市促进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解读”新闻发布会,衡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局长万秋生就相关工作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吴浩主持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吴浩: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本场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衡水市促进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解读,由衡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局长万秋生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本场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衡水日报、衡水晚报、衡水新闻网、衡水电台、衡水电视台等市直媒体;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长城新媒体,及河北共产党员网、河北工人报、河北法治报、河北新闻网、河工新闻网、中国新闻社、中国经济网、网易衡水等驻衡在衡媒体。
现在,首先请发布人进行发布。
衡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局长万秋生:
大家好!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衡水市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步伐,我市出台了《衡水市促进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这一系列举措涵盖产业招商、科技创新、质量品牌提升、优质企业培育、金融助力、平台建设等多个领域,致力于推动衡水特色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一、出台背景
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2024年7月,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出,要依托各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培育引进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链主”和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专精特新企业集聚,打造专业优势突出、协作配套紧密的产业集群。
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倪岳峰书记、王正谱省长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发展,多次来衡调研指导,要求衡水市要守好实体经济这个根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聚焦发展具有衡水特色的新质生产力,重点实施转型升级、科技赋能、项目建设等行动。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河北省支持特色产业集群政策措施>的通知》(冀制强省办〔2024〕9号)、《关于印发<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共享智造”行动方案>的通知》(冀政办字〔2024〕43号)等文件精神,促进我市特色产业集群提质增效、提档升级,我们研究制定了《衡水市促进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二、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力量。《衡水市促进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是通过多部门协同、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以系统性、前瞻性的政策设计,覆盖了产业发展的全链条,既聚焦短期目标(如年内招商、平台建设),又布局长期战略(如区域品牌、绿色转型),旨在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的“标杆样板”,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三、主要内容
《衡水市促进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明确了十五项重点任务,有利于全面提升衡水市特色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产业招商方面,编制产业招商和资源要素图谱,大力开展产业集群专题招商活动,力争引进更多省外优质产业项目。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年内都将举办招商活动,引进省外企业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产业项目350个以上,在30 - 10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上实现突破。同时,利用“七个项目库”实施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确保招商项目高效落地。
在科研创新方面,推广实施“众筹科研”项目,整合资金、协同创新,在安平丝网、景县橡塑管业等4个产业集群开展试点,探索具有衡水特色的“共投、共研、共担、共赢”的众筹科研新模式、新路径。同时,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建设高能级创新载体,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平台7家以上、市级10家以上,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给予资金奖补。此外,通过打造“设计 + 产业链”新模式,推动工业设计与品牌、科技、文化深度融合,向创新化、多元化和体验化方向迈进,年内培育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国家级1家,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在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加力推进“共享智造”,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共享工厂、共享车间,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年内建设5家以上。积极推动企业“智改数转”,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鼓励龙头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数字化赋能,培训服务集群企业1000家以上,打造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提升产业整体智能化水平。
在产业布局与融资支持方面,实施产业集群“入区入园”行动,盘活土地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发展环境,推动园区扩区提能。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企业上市融资,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有效盘活存量资产,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有力资金保障。加强产业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确保在全省率先完成“9+5”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检验检测机构全覆盖,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品牌建设与绿色发展方面,深入挖掘县域特色产业的独特价值和特色,分期分批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提升产业附加值。实施“三品”战略,提升衡水特色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培育绿色发展领军企业,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建设绿色工厂,年内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以上、省级10家以上,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以上,推动产业集群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开放合作与行业协会作用方面,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贸易,加强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引育和产业园区建设,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每个县市区引进或培育1 - 2家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建设市级示范性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支持工业企业“走出去”,举办重点产品推介专场10场次以上,组织企业开拓“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每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成立行业协会,实现“9 + 5”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一个产业、一个协会”全覆盖,强化行业自律,规范竞争秩序,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行业环境。
此外,大力实施“四个一”暖企服务,通过搭建一个“益链驿站”平台、建立一个“衡信助企1+N”机制、开通一个“12345+衡企通”热线、开展一个“九捞九助”行动以及“衡水企业家日”等系列活动,满足企业多元化需求,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下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切实抓好《若干措施》的组织实施,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推动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吴浩:
好,现在进入记者提问环节,大家如有提问,请举手示意,提问之前,请先通报一下自己所在媒体的名称。为让更多的媒体获得提问机会,请每次只提问一个问题。
一、河北广播电视台:请问《衡水市促进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创新性体现在哪里?
答:《若干措施》起草过程中,注意了三点: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注重创新突破。《若干措施》着眼我市特色产业集群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标,突出目标引领、争先进位,谋划提出具有创新性、突破性的思路举措和任务目标,既着眼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又贴合衡水产业发展实际,力争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具有衡水特色的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经验。
二是坚持重点突破,注重统筹推进。《若干措施》统筹我市产业集群发展中项目招引、数智赋能、品牌建设、企业服务等重点任务,对标对表上级推进“共享智造”、“建设检验检测机构”等有关要求,吸收借鉴“抱团出海”等外地先进创新经验,总结固化“众筹科研”等已初见成效的改革措施,着力补齐短板、强化措施、巩固基础,促进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三是坚持突出效果,注重科学务实。《若干措施》充分吸纳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特色产业集群工作的重要性部署安排,围绕可操作、见变化、有成效,实施清单化管理,对重点任务逐项细化分解,强化压力传导,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衡水广播电视台:在加力推进“共享智造”方面,我市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和目标?
答:我市将探索建立“链主企业+共享平台”协同创新模式,鼓励产业集群“领跑者”、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头部企业先行先试,在共享订单和要素、共享产能和设备、共享仓储和物流、共享服务和维护等环节因地制宜选准切入点,开放智能化产线冗余产能和供应链数据,带动上下游企业接入共享系统,建设共享车间、共享工厂,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共享应用,着力打造深州家居、冀州医疗器械、安平丝网、枣强复合材料、武邑金属橱柜和景县橡塑制品、饶阳金属制品“共享智造5+2”产业集群标杆示范,真正让“共享智造”赋能产业发展,年内全市建设共享工厂(车间)5家以上。
三、衡水日报:在走出具有衡水特色的众筹科研新路径方面,我市将进行哪些探索?
答:我市将对丝网、橡塑管业、复合材料、工程橡胶4个产业进行深度调研,围绕4个产业关键共性研发技术需求,凝练产业共性技术难题,筛选参与企业,谋划启动众筹科研项目。一是由河北英凯模金属网有限公司牵头,组织燕山大学、齐鲁工业大学联合开展 “碱性电解水制氢用雷尼镍电极网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二是由中裕铁信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组织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深州市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联合开展“高速铁路活动断裂带新型减隔震装置关键技术研发”项目。三是由河北宇通特种胶管有限公司牵头,组织河北海恩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河北恩诺维新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新型轻质高强度氢能输送管道的研制”项目。四是由恒润集团牵头,组织武汉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华昌聚合物、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河北省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融鑫新能源公司、衡水荣汇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光固化防腐预浸料”项目。通过整合资金,协同创新,走出一条具有衡水特色“共投、共研、共担、共赢”的众筹科研新路子。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吴浩:
好的,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需深入采访,会后请与衡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系。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