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会现场。张千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卢婉凤)11月11日,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奋进的衡水·‘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衡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场。回望这五年,衡水市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乘势而上,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创新动力更加强劲,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全市生产总值由2021年的1703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972亿元,在全省进了一个位次,预计2025年底突破2000亿元,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机制、增投资 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十四五”期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始终高于全省。累计申报省重点前期项目189个,实施省市重点建设项目1253个,完成投资1775亿元,石衡高速、邯港高速公路衡水段、圣奥国际智能制造家居等一批好项目实现投产或部分投产,特别是实现了百亿项目(海航石化丁辛醇项目总投资106亿元)的历史性突破。
勤对接、全力跑 “谋跑争促”取得新成效
“十四五”期间,成功争取国家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等一批国家级试点。
争取增发国债项目69个,国债资金33.3亿元,全省单体投资最大的保台公路姚庄桥提前184天建成通车,经验全省推广。共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两重”项目50个,安排资金64.7亿元,金额稳居全省第5。
抓机遇、增动能 产业发展获得新进展
“十四五”期间,全市创新平台持续增加,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98家,全省第3;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0家,全省第5。新型材料产业集群被列为全省8个重点培育战新集群之一。
谋划实施144个康养项目,以岭康养庄园、武邑古早清凉等7个康养综合体建成投用,康养项目数量及完成情况居全省前列,阜城县被评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支持衡水市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列入省政府新一轮支持事项。
优布局、促协同 区域发展迈上新台阶
“十四五”期间,衡水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累计提升3.4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全国同期0.08个、0.32个百分点,提前实现“十四五”目标。景县列入河北省城乡融合发展综合试点名单。
雄商高铁、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已完成征拆工作,邯港高速衡水段、石衡高速建成通车。
京津冀产业协同提质增效,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53家。雄安衡水协作区加快建设,“三区五园”拔地而起,共向雄安新区供货37.5亿元。

全省营商环境品牌建设改革创新试点经验交流会议在衡水召开。
推改革、促开放 内外循环收获新成果
“十四五”期间,圆满完成省政府给予支持衡水改革发展15条支持事项,争取省政府对衡水市新一轮支持政策20项,全省唯一。
连续三年将“新春第一会”主题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双为”活动深化年等系列活动,推出“标准地+承诺制2.0版”“预招标”改革等一批具有示范性的改革措施和特色品牌,安平县、武强县被确定为全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试点。
每年均谋划发布重点招商项目100项。与新疆巴州人民政府签署教育帮扶协议,衡水中学尉犁分校更名为衡水中学巴州分校。

衡水市枣强县张秀屯镇屯河头村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
暖民心、筑根基 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创新构建以工代赈“农推+重推”双轮驱动机制,推动以工代赈工作实现机制化、规范化、系统化运行。“十四五”期间,争取各类以工代赈项目60个,以工代赈资金2.3亿元,覆盖范围从最初的4个重点县扩展至全市。
深州、安平两地入选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饶阳县以“净菜进京”为抓手拓宽消费帮扶新路径,成功入选省级消费帮扶优秀典型案例。

衡水春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独立储能项目。
护生态、增绿色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十四五”期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景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入选国家对标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新建项目,全省仅3个。
争取开发区分布式光伏试点全省第1,获批“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容量全省第2、河北南部电网第1。新能源装机占电力总装机的比重已提升至79%,较“十四五”初期提高1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河北南网第1。成功争取两批次共13个独立储能项目,总容量150万千瓦,其中,争取第一批容量河北南网第1,第二批数量全省第1。
保安全、惠民生 发改形象展现新风貌
“十四五”期间,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衡水市公共实训基地被授予“河北福嫂 湖城莲姐进京津输出基地”“京冀家政服务员培训输出基地”和“国家开放大学家政服务实训基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控制在调控目标内,多次获评全国、全省价格监测工作先进单位;提前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任务;在全省率先制定托育收费政策;“四位一体”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实现市域、乡镇全覆盖。
价格认证工作成效明显,饶阳县“法院+价格认证中心”共同调解桃树减产损失纠纷调解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全国共1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