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衡水检察机关运用河北省公益诉讼检察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处理线索943条
来源: 长城网  张正阳
2024-12-13 16:12:02
分享:

  

衡水市“‘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之食品药品专项监督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千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见习记者 张正阳)12月12日,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衡水市“‘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之食品药品专项监督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衡水市人民检察院顺应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新要求、新期待,落实“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之食品药品专项监督,更高水平守护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2024年衡水检察机关通过数智平台处理线索943条,线索受理率为50.15%。

  紧扣目标任务,创新方法路径做好食药专项监督。衡水市人民检察院以“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之食品药品专项监督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重点领域损害公益问题,助力实现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状况持续向好;该市实行“市院主导、基层院主办”的办案模式,围绕食药领域八个方面,形成5项办案工作提示,解决案件调查、证据采集固定等关键问题,为基层院办案提供思路和方法;今年以来,衡水市人民检察院办理涉及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销售假药,妨害药品管理等多个罪名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4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5件,诉请惩罚性赔偿金共计400余万元,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对违法者形成震慑。

  

检察官正在超市进行检查。衡水市人民检察院 供图

  紧盯社会效果,高质效办案做优食药专项监督。衡水市人民检察院通过履职立案5件。其中通过召开公开听证会、公开送达检察建议书等方式,督促相关部门对特殊食品网络销售信息公示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式交叉检查,相关部门检查经营主体728家,对2家经营主体立案调查予以行政处罚,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42份,对第三方网络平台提供商采取分区域集体约谈、现场约谈24次,督促平台配备食品安全总监21名、安全员42名;针对果蔬农产品质量溯源、农药残留检测、产业链缺乏监管等问题,饶阳县人民检察院督促相关部门加强监督指导,推动饶阳县出台《关于完善食用农产品全程追溯机制的意见》,辐射带动8000余户生产户积极参与,5万余亩设施果蔬棚室纳入追溯体系,在全县推行果蔬交易带码准入制度,实现进京果蔬带码流通,保证农产品真实溯源,提升产品附加值,守好从源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防线;衡水市聚焦自动售货机食品卫生安全、非食品级塑料袋套碗问题、职业人员资格问题,共立案43件;针对主城区两家屠宰企业管理不规范问题,推动企业提升厂区和车间的卫生条件,在卸猪台、屠宰间、检验室等9个点位设置监控摄像头,实现生猪屠宰可视化管理,同时建议督促屠宰场通过在猪酮体或白条猪上悬挂“二维码”,确保出厂猪肉“一猪一溯源码”,实现猪肉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检察官正在向商家普及食药安全的相关规定。衡水市人民检察院 供图

  创新工作方法,打造浓厚食药安全氛围。2023年衡水市县两级检察机关启动运用河北省公益诉讼检察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实现监督从“抓末端、治已病”转向“抓前端、治未病”,推动普遍性问题整改。今年全市检察机关收到数智平台推送案件线索985条,处理线索943条,立案473件,线索受理率为50.15%。同时,深化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全市检察机关研发并应用法律监督模型4个;加强跨部门执法协作,与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常态化交流互动,加强跨职能内部一体化协作,凝聚办案合力、深化能动履职、拓展工作效果,不断推进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形成上下一体、横向协作、区域联动、数据共享、运转高效的一体化办案机制;张贴海报12939张,在主城区社区、银行、商超、医院、体育馆等场所106块户外大屏投放公益检察宣传片120024条,创作微视频、微动漫、漫画等新媒体作品9部,被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推广转发,其中5部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

  据介绍,衡水检察机关将继续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大办案力度,积极与食药监管部门、公安机关建立常态化协作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协同办案;强化联合专项整治行动,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进行集中排查治理,及时处理安全隐患,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此外,衡水市检察机关还将加大食药领域的法治宣传力度,通过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普法宣传活动,广泛普及食药安全知识与法律法规,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食药安全监督,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格局。

关键词
衡水市,食品药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立案
责任编辑:王永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