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张千 郄晓强 李珊珊)6月19日上午,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检爱同行 守护明天’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新闻发布会,衡水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任荣就相关工作情况进行发布。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三级调研员陈丽琳主持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三级调研员陈丽琳:
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本场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检爱同行 守护明天”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发布人是衡水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任荣,她将就相关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本场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衡水日报、衡水晚报、衡水新闻网、衡水电台、衡水电视台等市直媒体;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长城新媒体,以及河北共产党员网、河北工人报、河北法治报、河北新闻网、河工新闻网、中国新闻社、中国经济网、网易衡水等驻衡在衡媒体。
现在,首先请发布人进行发布。
衡水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任荣:
大家好!衷心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关心支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这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应对未成年人犯罪新情况新问题的必然要求。近年来,衡水市检察机关积极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坚持“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理念,一体推进预防和惩治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努力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上升态势。2024年以来,共获得5项国家级和21项省级荣誉。下面,我介绍下全市检察机关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相关工作情况。
一、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高质效办好涉未成年人案件
一是坚持依法惩治。对涉罪未成年人全面准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该严则严、当宽则宽、罚当其罪。对主观恶性大、犯罪手段残忍的未成年人犯罪依法惩处,决不纵容;对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犯罪,或者较轻犯罪的初犯、偶犯,依法从宽,最大限度教育挽救,防止再犯。2024年以来,对于涉罪未成年人批准逮捕87件146人,不批准逮捕49件84人,提起公诉108件188人,不起诉32件83人,桃城区院办理的某未成年人强奸案,市院支持抗诉后,由一审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改判为九年。该案入选“河北省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例”“河北省检察机关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典型案例”。
二是坚持精准帮教。结合办案对罪错未成年人开展个案矫治和精准帮教。办案中,逐案做好社会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涉案未成年人日常表现、犯罪成因、家庭监护、犯罪情节性质等情况,联合社工组织综合运用心理疏导、司法训诫、家庭教育指导、送入观护基地等多种措施加大帮教矫治力度,及时矫正涉案未成年人的行为认知偏差。准确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科学设置考察期限,帮教措施实行“一人一策、动态评估”。2024年以来全市适用附条件不起诉案件21件36人,制发督促监护令368份,送入观护基地帮教17人次。
三是坚持综合履职。全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检察业务集中统一办理优势,依法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责,强化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保护。2024年以来,办理涉未民事审判活动监督3件,支持起诉案件18件,涉及侵权赔偿、索要抚养费、精神损害赔偿等方面;通过办案中发现的未成年人食品安全、宾馆网吧歌舞娱乐场所违规接待未成年人、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等问题,及时启动公益诉讼程序开展专项监督,共立案37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9份,依法提起诉讼1件,切实推动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
二、深化源头预防,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专项工作
2024年6月,在省委政法委统一安排部署下,省市县三级、十七个部门联合开展了为期半年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专项工作,检察机关作为预防联席会议办公室制定出台了专项工作方案。我市坚持精准预防,紧盯未成年人犯罪高发类型、高发群体、高发空间,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推动全市未成年人犯罪高发态势得到初步遏制,17项工作做法获省预防联席办肯定,景县聚焦未成年人流窜作案开展预防案入选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
一是因材施教,分类开展法治教育。利用暑假前、开学季,全市117名检察官联合警官、法官及法律工作者共300余人,通过现场授课、同步直播、视频录播等多种形式分类开展反暴力、反侵财、防性侵、防网络沉迷法治教育,累计开展法治教育活动338场,覆盖学生58万。二是包联到人,强化罪前行为分级干预。全市检察机关坚持精准预防,推动公安、教育、村(居)委会等人员对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摸排并建立包联关系,实时掌握动态,强化罪前行为分级干预,综合运用训导、心理辅导、矫治教育等措施,“对症下药”有效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三是分域防控,挤压犯罪发生空间。全市检察机关聚焦重点区域,确定小区、广场等重点区域33处,日租房、娱乐场所等重点场所539处,烟酒销售、文身等重点行业网点226个,加强防控。四是阵地建设,提升预防工作质效。充分利用全市216个家庭教育指导站开展家庭教育指导523人次;建设24个社会观护基地,对罪错未成年人进行帮教矫治。市检察院充分发挥预防联席办作用,推动建成衡水市专门学校。
三、促进社会治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一是打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体化格局。市县两级院充分发挥预防联席办作用,推动各县市区建立本级联席会议机制及办公室,形成工作合力。阜城县检察院、公安局、教育局等八家成员单位会签《罪错未成年人分级矫治实施意见》,建立罪错未成年人动态管理数据库。联合团委、妇联、社工组织等单位部门构建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支持体系,在考察帮教、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协调联动。
二是紧盯罪错未成年人控辍保学工作。贯彻落实最高检和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建立涉案未成年人控辍保学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市检察院联合市公安局、市教育局联合会签《关于建立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情况信息采集、移送及处置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避免义务教育阶段未成年人因失教失管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三是加强未成年被害人关爱救助。会同教育、民政、共青团等部门,落实身心康复、生活安置、复学就业等多元救助,共救助11人,发放救助金21.15万元。阜城县院办理的张某某被遗弃案被评为河北省第八届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优秀案例,由此改编的普法微电影《归巢》,被最高检评为优秀传播力作品。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和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全过程的政法机关,承担着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责任。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将持续做实“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在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工作中贡献检察力量!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三级调研员陈丽琳:
好,现在进入记者提问环节,大家如有提问,请举手示意,提问之前,请先通报一下自己所在媒体的名称。为让更多的媒体获得提问机会,请每次只提问一个问题。
衡水日报:刚刚听您介绍,去年全省开展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专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这应该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工作。请问,今年全市检察机关针对此项工作有哪些举措?
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专门强调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省委也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作为一项改革任务,着力推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治理今年依然是全省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今年初,我院已将该项工作列为市县两级院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主要任务是要持续扛牢责任,继续发挥预防联席会议办公室作用推动各项预防措施落实,持续巩固扩大专项工作战果,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实抓好:一要持续强化源头预防。聚焦消除家庭诱因,联合妇联、社工组织侧重对农村困境家庭、单亲家庭或问题家庭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对涉案问题家庭通过制发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令等措施修复亲子关系,实现“司法+家庭”帮教合力;聚焦加强学校教育管理,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督促学校建立《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防范校园欺凌等安全制度,防范校园暴力、学生欺凌等问题发生;同时进一步深化法治宣传教育,通过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云游”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等形式,深入开展以案释法,引导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二要进一步加强分级干预。对于未成年人罪错行为进行分级干预矫治是去年专项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今年要继续结合未成年人罪错程度、个体差异、诉讼阶段会同相关部门做实做细分级预矫治工作。会同公安机关、法院和社工组织等建立矫治教育和社会观护基地衔接机制,充分发挥观护基地在矫治教育罪错未成年人方面的积极作用;另外,我们也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对我市专门学校规范化运行情况进行监督;三要依法惩治涉罪未成年人犯罪。办案中,认真落实“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的理念,严格遵循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不因为是未成年人就片面强调从宽甚至纵容犯罪,要保持“严”的震慑,对于主观恶性深、犯罪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必须依法起诉,提出量刑建议,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四要助推综合治理。聚焦电竞酒店、酒吧、台球厅、日租房等场所违规接待未成年人等问题,针对烟酒、彩票、文身等重点行业进行专项整治,通过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办理公益诉讼案件等方式助推社会治理,铲除未成年人犯罪滋生土壤。
总之,市县两级检察机关将继续保持奋进姿态,落实好全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推进会精神,充分发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作用以及法律监督职能,整合社会资源,构建防治共同体,努力营造全社会携手共治的良好氛围,持续强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衡水电台: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经接近两亿,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案件也呈上升趋势,请问我市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现状如何?检察机关在预防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2024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审查起诉审结未成年人利用电信网络实施犯罪51人,占同期审结未成年犯罪总人数的16。6%。起诉21名涉嫌网络犯罪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8人。罪名主要涉及诈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活动罪。
针对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上下游犯罪全链条打击,依法惩治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同时,积极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一是准确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惩治和挽救涉网络犯罪未成年人。结合未成年人在犯罪中的层级、地位、作用以及认罪悔罪、退赃退赔等情况依法处理。对于主观恶性不大,罪行较轻,属于初犯、偶犯,有积极悔改表现的未成年人,依法从轻处理。对涉嫌网络犯罪的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分类制定以预防再犯为重点的详细帮教计划,包括合理、文明适用网络,不浏览不良信息、不参与不良信息制作和传播,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远离网吧、电子游戏厅等场所等。用好专门学校、社会观护基地等载体,发挥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等专业特长,进一步提升帮教措施的精准性,助力涉罪未成年人改过自新。二是坚持综合履职,有力促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社会治理。2024年以来,针对网吧违规接待未成年人上网、未在显要位置张贴“未成年人严禁进入”警示标识等,立案行政公益诉讼案件4件,督促相关行政部门加强监管职责,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等单位共同开展“护苗”绿书签暨网络防沉迷网络安全进课堂主题活动,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网络保护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相关内容,呼吁家长和学校共同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和引导,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和娱乐时间,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三是持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健康、合理用网。依托法治副校长、法治进校园等宣传平台,围绕预防网络侵害、网络沉迷等专题开展覆盖全市中学生的网络保护主题法治宣传。对接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需求,创新法治宣传教育产品,引导未成年人安全用网上网,提升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在省委网信办组织开展的“燕赵净网 共享清朗”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微视频征集活动中,冀州区院创作的《帮忙不帮信》、衡水市院和桃城区院联合创作的《星星点灯》在全省1681个作品中脱颖而出,分别获评一等奖和二等奖。
河北日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六大保护”协同发力,衡水检察机关在促推“六大保护”融通履职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市县两级检察院坚持立足检察职能,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持续促推“六大保护”融通发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一是融入家庭保护注重“实”。2024年以来,市县两级院针对涉案未成年人家长不想管、不会管、因外出务工等原因“管不了”问题,制发“督促监护令”和“家庭教育指导令”共计421份,通过改善亲子关系、改变监护方式,提高涉案未成年人矫治成效,降低未成年人再犯罪率。二是融入学校保护把握“准”。认真落实控辍保学协作机制,在办理案件中发现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系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未成年人的,及时将信息通报教育行政部门,促进涉案失学辍学未成年人重返校园。同时常态化抓好“一号检察建议”监督落实以及开展法治宣讲工作。三是融入社会保护突出“管”。在办案中发现的未成年人食品安全、宾馆网吧歌舞娱乐场所违规接待未成年人、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等问题,及时启动公益诉讼程序开展专项监督,督促主管部门加大整治力度,推动长效治理。四是融入网络保护紧盯“治”。针对涉及未成年人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诈骗、网络隔空猥亵、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防止沉迷网络等实务中的难点和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制作宣传片5个,并开展系列法治宣讲活动,促使未成年人提高自护意识。同时在全市检察机关内部署开展统筹运用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综合司法保护的专项行动。五是融入政府保护追求“效”。联合公安局、卫健委印发《关于推进全市医疗机构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工作的通知》,增强报告主体责任意识,同时实现信息及时共享。2024年以来,通过强制报告,发现案件线索并立案8件。市卫健委对发现的8件医护人员未按照相关规定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的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今后,市县两级检察院将持续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务实合作,以检察履职促进提升未成年人保护水平,共同绘就未成年人保护“同心圆”。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三级调研员陈丽琳:
好的,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需深入采访,会后请与衡水市人民检察院联系。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