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主体总量增长34.46%!“十四五”期间 衡水“智慧政务”改革激活内生动力
来源: 长城网  卢婉凤
2025-11-19 18:17:11
分享:

新闻发布会现场。张千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11月19日讯(记者 卢婉凤)今天,记者从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奋进的衡水·‘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五年来,衡水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实施了一系列关键改革举措,成功实现从“传统政务”向“智慧政务”的转型升级,广大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显著增强。“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新登记经营主体29.45万户,截至2025年10月,全市经营主体总量达到53.18万户,较2020年底增长了34.46%。

企业开办专区提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

  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围绕企业“准入、准营、发展、退出”全链条,系统构建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持续营造稳定透明、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持续深化“个转企”国家级试点,累计推动4878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业务量稳居全省首位;全省首创证照“联办、联变、联销”“三联式”改革,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压减50%、退出效率提升60%;率先推行照后许可“免申即办”,惠及4977家经营主体,实现“准入即准营”;创新开展歇业备案便利化省级试点,为经营困难企业提供缓冲路径,助力企业纾困重启;编制《衡水市经营范围个性化表述目录》,覆盖8大领域7519条特色条目,依托平台实现点选申报,助力京津冀经营范围登记规则协同。

“交房即交证”颁证仪式现场。

  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持续刷新“衡水速度”项目建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和“强引擎”,“十四五”期间,衡水充分借助“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制度优势,整合多部门审批职能,重塑服务流程,全面压缩审批时间;通过“减、放、并、转、调”等举措,将审批流程由三个阶段合并为两个阶段,政府投资类、社会投资核准类和备案类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压减至20、20、15个工作日内;在全省率先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累计储备“标准地”4.4万亩,572个项目纳入管理,94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平均缩短审批时限70天,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实施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制,小型项目落地时间平均节约30天,推动“交房即交证”扩面升级,目前,全市近百个新建商品房项目、超6万户业主享受到“交房即交证”红利,近700户商业业主实现“收房即拿证”;推行省级开发区环评审批改革,对橡胶、金属丝绳等产业实行“打捆”环评,办理时间缩短40%以上,探索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企业材料成本降低50%。

  深化政务服务“三化”建设,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系统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改革,推动从“能办”向“好办”“快办”“智办”升级。“十四五”期间,累计向县区下放行政权力事项6批54项,构建了四级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体系,严格执行“清单之外无审批”,实现事项要素“四级N同”和无差别受理;创新引入工业企业SOP管理理念,建立实施标准1635项,形成全国可复制的“衡水经验”;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向基层延伸,实现全域范围内行政许可服务同标同质;全面建成基层便民服务体系,118个乡镇(街道)设立行政综合服务中心、5112个村(社区)设立综合服务站,向乡镇赋权107项,布设“裕农通”及智能终端1722台,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集成推出35个“一件事”套餐,实现“一类事一站办”,大幅提升办事效率。

  强化数据赋能,构建数字衡水建设新格局。依托衡水市一体化平台,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的“一网通办”服务网络,2023年以来,通过市一体化平台产生办件20.81万件,归集电子证照7.17万张,电子证照种类达到310种;率先在政务云成功部署DeepSeek大模型,形成了积极的示范效应;持续推进公共数据编目与归集,编制职责目录、系统目录、数据目录105775条,归集、治理公共数据1308.16亿条,完成数据交换2.4亿次;全市共培育54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场景,其中有7个全市主导产业、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企业信息数据应用与溯查核验、“政电通”电力工程服务等2个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场景落地。

武强县数字农业云平台等4个项目在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垂直大模型应用大赛”决赛中获奖。

  规范公共资源交易与信用体系,着力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在公共资源交易方面,全面推行电子化交易,“十四五”期间交易金额达974.46亿元;持续推广电子保函,累计接受保函、保险担保16376笔,担保金额23.17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实施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减免政策,惠及经营主体3607家次,减免金额7778.5万元;全面推行“双盲”评审,实现专家“盲抽”、标书“盲评”、席位“盲订”,累计开展远程异地评标4422宗;探索政府投资项目“预招标”改革,已完成89个项目,中标金额35.78亿元,平均节约前期手续时间30天。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完善市级信用信息资源目录,强化水电气、纳税、社保等多领域数据归集,累计归集信用数据5.1亿条,较“十三五”增长50倍;推进“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完成全省首例经营异常名录修复,创新“三减无感式”信用修复模式,企业信用修复平均时长减少60%以上。

  衡水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辉表示,“十四五”期间,衡水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以改革破题、以数据赋能、以服务暖心,推动政务服务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下一步,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数字化、标准化、便利化为方向,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美丽衡水贡献更大力量!

关键词
衡水,政务服务,智慧政务,改革,举措
责任编辑:王永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