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张千 常虹)6月26日,为加大衡水市“找差距、补短板、提位次”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发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用,积极营造衡水市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浓厚氛围,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优化营商环境 护航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市场监管专场。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张洪静主持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张洪静: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着力打造公平竞争、预期稳定的市场环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本场新闻发布会是我市“优化营商环境 护航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市场监管专场,发布人是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吴畏,他将就相关情况进行发布。
参加本场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衡水日报、衡水广播电视台等市直媒体;衡水发布、衡水微讯等市政新媒体;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长城新媒体,及河北工人报、河北法制报、燕赵农村报、河北新闻网、河工新闻网、河北共产党员网、冀农融媒体中心·河北农网;中国新闻社、中国经济网、网易衡水等驻衡在衡媒体。
现在,先请发布人进行发布。
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吴畏:
非常感谢大家参加新闻发布会。2023年,在全市深入开展“找差距、补短板、提位次”专项行动的背景下,衡水市市场监管局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需求,深入对标对表、查摆问题、拾遗补阙,全面打响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攻坚战、主动仗。
(一)优环境、促发展,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1+20”政策体系,下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帮扶企业纾困解难。组织5家企业参加河北省“三助工程”广告助企活动媒企对接会,为每家企业提供省级媒体价值50万元的免费广告宣传,帮助企业扩大品牌影响力。二是市场主体充满韧性活力。印发《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十六部门关于印发“服务个体户 助力稳增长”活动方案的通知》,扎实开展“个体工商户发展情况大调研”和“入千户送服务解难题”活动。截至2023年5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8.21万户,比去年底增长3.32%。三是消费环境更加安心。共受理各类投诉举报咨询31494件,投诉举报按时反馈率、按时办结率均为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06万余元。ODR机制建设持续推进, 全市新增ODR企业127家。
(二)提质量、树标杆,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加强质量工作改革创新,深化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强市工作扎实推进。一是深化质量提升。印发《衡水市全面提升产品质量若干措施实施意见》《衡水市质量强市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2023年全市质量发展工作要点》,起草《2023年衡水市标准化工作要点》。打造 “衡信检”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2.0版本, 实现“碎片式”服务向“一体化”服务转变、“传统式”服务向“数字化”服务转变。围绕安平丝网产业、景县橡塑产业及高新区工程橡胶产业,开展重点区域质量提升行动。二是质量基础提效。支持骨干企业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新增制修订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7项,组织企事业单位申报省地方标准21项,批准发布市级地方标准3项,团体标准10项。组织召开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培训会,确定4项企业标准为省级企业标准“领跑者”重点培育目标。三是提升知识产权全链条水平。截至4月底,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18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34件,同比增长21.45%。新增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件,累计13件。知识产权运用效能稳步提高,全市20家企业完成专利质押融资2.095亿元。支持7大类项目开展专利转化工作,落实资金250万余元。签订《环渤海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协作协议》,建立“六市两区”知识产权保护会商研讨、联合行政执法及协作、行政执法互认互通、信息交换及资源共享、海外维权协作及交流等合作机制,共同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
(三)强监管、严执法,市场秩序更加公平有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依法办案、精准打击。一是大力推进智慧监管。“衡水e监通”APP已上线开通餐饮、食品、药械、化妆品等各业态监管功能共70余项,入驻市场主体227613家,累计向4.82万家主体发布餐饮日检查、留样自查、AI抓拍整改等专项自查任务,有效落实了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二是大力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企业信用风险差异化监管。截至5月底,全市共开展双随机抽查131次,检查各类主体1666户。其中,开展跨部门联合随机抽查49次,检查市场主体261户,发现问题42户,跨部门联合随机抽查占比41%。运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开展抽查110次,占比99.1%。共将312户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7户市场主体或自然人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实施部门联合惩戒。为59家被行政处罚企业、1781户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等违法失信市场主体进行信用修复。三是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召开衡水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2023年第一次会议、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培训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市审查新增文件750件,清理存量文件398件。印发《开展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衡水市民生领域反垄断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深入高新区橡胶、武邑金属橱柜、安平丝网等行业,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座谈调研。全市反不正当竞争案件结案24件,罚没款56.36万元。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落实全市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进一步加大典型问题整改落实力度,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真正让企业和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为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作出新的贡献。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张洪静:
现在进入记者提问环节,大家如有提问,请举手示意,提问之前,请先通报一下自己所在媒体的名称。
问题一:衡水日报:在市场监管中如何深入推行包容审慎监管?
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以下简称“三新经济”)市场主体包容审慎监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列入年度工作重点,结合市场监管工作实际,不断探索和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几年来,出台了《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领域服务“三新经济”包容审慎监管落实方案》,制定了《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领域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以下简称《免罚清单》),并高效推进。目前,在全市市场监管领域推行行政指导和说理式执法已经常态化,“三新经济”市场主体“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年度计划均按照包容审慎的原则制定,2022年6月《免罚清单》实施以来,已经对涉及食品、广告、认证认可、商标、药品、化妆品等十余个领域的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案件232件,免罚金额814.23万余元。2020年以来,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7.66亿元,知识产权保险8590万元,知识产权托管服务中小微企业426家。鼓励、支持“三新经济”市场主体积极主持、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86项、行业标准47项,批准发布实施27项省级地方标准和28项市级地方标准,鼓励“三新经济”市场主体制定先进团体标准70项,衡水康华洗涤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制定的企业标准荣获国家级企业标准“领跑者”。衡水中裕铁信防水技术有限公司、深州市工程塑料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制定的企业标准荣获河北省企业标准“领跑者”。
今年以来,我局结合市场监管实际,制定了深入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五项措施”,在实行“包容期”监管机制、持续严格执行“首违免罚”制度、继续鼓励和支持知识产权创新和先进标准引领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三新经济”市场主体的差异化监管及审慎适用强制执行措施,更大程度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局将从“五项措施”落实上下功夫,确保“三新经济”市场主体真正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进一步增强“三新经济”市场主体的获得感。
问题二:衡水广播电视台: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商业秘密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一是依据调研和企业实际情况归纳整理编制《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建设指导手册》,免费提供给企业和基层执法人员参考使用。
二是起草了《衡水市商业秘密保护站考核细则(暂行)》,指导企业建立商业秘密保护站,通过督导考核整改,提升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是在全市开展“商业秘密保护提升攻坚行动”。各县(市、区)市场监管部门聚焦企业商业秘密保护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照检查查找差距和不足,帮助企业提升商业秘密保护意识和能力,打造商业秘密保护“生态圈”,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为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问题三:长城新媒体:请您介绍一下,咱们衡水市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中的主要举措是什么,有哪些方面的工作成效?
答:近年来,衡水市紧紧围绕“放管服”改革,立足提高市场监管效能,聚焦重点、打通堵点、解决难点,依托河北省双随机执法监管平台,不断整合多个部门的监管执法力量,着力在促发展、优监管、减负担上下功夫,推动“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监管高效开展,切实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
一方面,深入推进“双随机+信用风险分类监管”,不断优化监管模式,打造“无事不扰”营商环境。运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为企业精准画像,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结果因子植入随机抽查之中,根据信用风险等级高低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对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经营主体,加大抽查比例和频次,依法依规实行严管和惩戒;对信用风险一般的经营主体,按常规比例和频次进行抽查;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经营主体,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实现“无事不扰”,大力提升了监管的靶向性和精准性,减轻了企业负担。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双随机+部门联合”,打破部门壁垒,“进一门查多项事”,形成监管合力。健全完善部门联合抽查工作机制,按照统一谋划、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原则,制定年度部门联合抽查计划,确保“能联尽联、应联必联”。统筹整合省市两级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结合监管实际,科学合理制定联合部门数量,在兼顾成本和效能的前提下,不断扩大部门联合随机抽查的覆盖面、占比率,最大限度减少多头检查,降低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能,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实现了多部门共管共治共享。以双随机监管为基础的“随信联合查”监管模式通过减负提效,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经营主体活力。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张洪静:
好的,如有媒体需要深入采访,会后可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