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5·20世界计量日”新闻发布会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卢婉凤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张文婧)5月20日,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衡水市“5·20世界计量日”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4年以来,衡水市计量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市场监管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深入推进衡水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方案》落实落地为主线,各项工作全面出击、多点开花,充分发挥了计量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守护民生和维护市场公平正义中的基础作用,并取得显著工作成效。
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信华从工业计量、民生计量、科学计量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工业计量提升服务效能,传递计量“温度”。衡水市充分发挥大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共享橡胶配方进样计量方式,引领带动中小企业产品质量提升,共同强化工程橡胶产品力和竞争力。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实施大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推进工程橡胶行业合作共赢”典型案例入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典型案例。结合全市计量器具制造产业的特点和分布,通过协调当地政府建设产业园、邀请专家“把脉问诊”“一企一档、一企一策”等方式,推动计量器具制造业发展。衡水市从重点耗能设备能效测试、节能评估、企业减碳评估测试等碳计量服务入手,指导重点用能单位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并按要求配备能源计量器具,以能源计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有效发挥计量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走深做实“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以“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帮扶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全市组建14支计量服务队,深入一线服务533家企业,解决各类计量技术问题345个,减免检定费用449.6万元。
民生计量规范市场秩序,彰显计量“精度”。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大力度开展民生计量专项整治“铸信”行动,围绕粮食购销、集贸市场、眼镜制配、加油站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整治规范潜在风险,守牢民生计量底线。通过强化源头管控、加强电子计价秤的强制检定、增强计量检定合格签可追溯性、指导集贸市场合理配备公平秤、推广手机变“砝码”活动等一系列措施,解决监管难题。积极探索加油机智慧监管模式,研究推广加油机电子铅封,有效防范加油机计量作弊违法行为,精准打击利用燃油加油机作弊违法行为。开展民用“三表”计量专项监督检查,科学制定检查方案和抽检计划,在全市抽检在用电能表422块、在用水表411块、在用燃气表406块、已首检未安装水表974块、已首检未安装燃气表1053块,抽检结果全部合格。开展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专项抽查,从“双随机抽查平台”中随机抽取面粉、熟肉制品、食用油、饮料、小食品、电缆、油漆涂料、白酒等品类生产企业60家,抽检71个批次定量包装产品,其中68批次合格,3批次不合格,对相关生产企业依法依规完成后处理工作。深化计量信用监管,围绕成品油、验配眼镜、定量包装、商店超市、医疗机构等行业,持续推进诚信计量自我承诺活动。2024年,全市新增诚信计量自我承诺单位214家,累计1532家。
科学计量夯实基础,提升计量“高度”。衡水市高位推动河北省工程橡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2024年12月4日,河北省工程橡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成立,作为全省首家由设区市市场监管局筹建的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为全省促进计量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树立新标杆。巩固完善量传溯源体系,新建提升改造社会公用计量标准8项,全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总数达216项,进一步提高衡水市强检技术能力。夯实监管和技术基础,制定《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突发计量事件应急预案》,为妥善应对和处置突发计量事件提供指导和遵循;通过举办计量监管和计量执法专业知识培训班、开展衡水市计量职业技能大赛、举办注册计量师考前培训等方式,提升监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执法能力,推动衡水市计量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和优化。市、县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全部使用“计量器具管理平台”办理各项检定业务,以智慧化促进技术机构规范运行,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强检计量器具使用单位注册数量4759家,备案强检计量器具325649台件,已完成检定309726台件,强检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率95.11%,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李信华表示,2025年全市计量工作紧紧围绕衡水市计量发展规划,持续提升监管人员执法能力和水平、提升技术能力、提升企业计量能力,加大重点领域整治力度、加强日常履职监管工作,着重在强化区域计量监管合作、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培育特色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计量工作再上新台阶。接下来,在“计量日”活动期间和计量法颁布四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中,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将开展多种形式的计量宣传活动,使社会各界更加了解计量、关注计量,让计量更好地服务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