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家大讲堂”活动现场。衡水市文联 供图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卢婉凤 通讯员 殷蕊)“人才资源分散、受众触达有限、场地利用不足”,面对市级文化活动的难题,衡水市文联和衡水市新华书店共同打造了“文化名家大讲堂”公益服务品牌,探索出一条“文联引领、书店搭台、名家唱戏、群众受益”的文艺志愿服务新路径。今年以来累计举办讲座市级37期、县级35期,惠及群众4800多人次,实现了“文化名家走出来、书店场景活起来、市民读者聚起来”,推动了优质文化资源常态长效直达基层。
“文化名家大讲堂”活动现场。衡水市文联 供图
构建“轮值主办+资源共享”的协作体系,实现优势互补与效能最大化
整合资源,优势互补。衡水市文联整合各文艺家协会资源建立“文化人才库”,统筹协调各协会领办大讲堂活动。新华书店提供场地,利用其会员系统、门店海报和线上社群进行活动预热、报名组织和现场服务。协会轮值,严格把关。活动实行协会轮值制度,每个协会负责一个月,当月每周组织一期讲座,就本艺术领域内容进行授课分享。对授课名家按照德艺双馨标准、授课内容按照分级负责原则,严格审核把关。动态优化,适配需求。建立活动评估反馈机制。每期结束后,对活动报名率、现场互动率、受众满意度等进行梳理汇总。结合当月受众反馈总结经验、查找问题,调整下月主题方向和形式设计,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多元化文化需求。
“文化名家大讲堂”活动现场。衡水市文联 供图
打造“立体式讲授+沉浸式体验”的综合平台,推动讲座形式创新与内涵提升
创新授课模式,兼顾深度通俗。授课杜绝“照本宣科”,各位艺术家结合自身专业特长、群众需求、社会热点等自选主题,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图文并茂的PPT,将专业知识可视化、通俗化。打破单向传播,强化互动体验。每场讲座预留充足的观众提问、互动交流时间,鼓励观众与名家零距离对话、深度参与体验。突出地域特色,展现时代气息。融入地域特色,开办民间艺术家内画、剪纸、刻铜等衡水特色讲座。同时,结合春晚《秧BOT》,解读传统与科技的舞蹈对话;结合新兴的手机摄影、无人机拍摄,推出《框住精彩,裁出灵感——解锁手机摄影构图与裁剪的视觉魔法》《“飞”凡视角:无人机摄影的艺术创作与衡水实践》讲座并现场辅导。
“文化名家大讲堂”活动现场。衡水市文联 供图
建立“中心辐射+多维延伸”的长效机制,拓展服务半径和品牌影响
稳固城市中心阵地。衡水市新华书店作为“主阵地”,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赢”为核心,精心打造集专业性、亲民性、持续性与延展性于一体的创新平台,形成示范效应和品牌标杆。联动县级书店系统。坚持全市文联一盘棋,以上率下,市县联动。在市文联的带动下,自2025年8月起,各县市区文联与当地新华书店定期开展活动,现已开办讲座20期。同时,精选精彩内容制成音视频产品,通过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云上传播”,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文化课堂。下沉社区学校乡村。在与书店系统合作模式成熟后,活动逐步延伸拓展,推动“强基工程”深入实施。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村文化大院等开展文艺讲座辅导,“送”文艺和“种”文艺结合,帮助农村文艺爱好者提高水平,激发基层文艺创造活力。通过系列措施,实现文化名家与人民群众的双向滋养、双向赋能,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切实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