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张千 郄晓强)4月24日上午,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衡水市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会,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四级调研员赵莉萍就相关工作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陈丽琳主持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陈丽琳: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本场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衡水市知识产权工作”,由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四级调研员赵莉萍同志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本场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衡水日报、衡水晚报、衡水新闻网、衡水电台、衡水电视台等市直媒体;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长城新媒体,及河北共产党员网、河北工人报、河北法治报、河北新闻网、河工新闻网、中国新闻社、中国经济网、网易衡水等驻衡在衡媒体。
现在,首先请发布人进行发布。
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四级调研员赵莉萍: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紧紧围绕知识产权强市和“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全方位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服务质效,进一步开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新局面。
一、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基础工作稳步提升
全年有效发明专利2135件,同比增长26.9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13件,同比增长27%;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43件,同比增长25.4%;转让许可次数达1705次,质押融资11.25亿元,专利保险额560万元;新增托管企业183家,新增密集型产品备案117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增1件,累计达6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件,驰名商标31件。
二、综合施策,知识产权保护实现新突破
建立知识产权专员制度,强化保护力度。帮扶30家重点企业选派知识产权专员,开展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主的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进行集中政策宣讲培训54次,提出19项侵权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提供咨询服务86次,维权指导服务30次。
加大专利侵权行政裁决力度,专利纠纷立案190件,其中调解结案1件,行政诉讼案件1件,行政复议案件1件。查处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72件,查办地理标志产品案件2件,移送司法机关2件,罚没款金额116余万元。
三、乘势而上,知识产权运用取得新成效
指导企业享受省级专利质押贴息补助项目32项、省级专利保险贴息补助项目12项、知识产权管理标准认证费用补贴项目6项,享受市级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提升项目1项、中小微企业专利培育与转化促进项目3项、专利质押融资惠企项目26项。盘点高校院所存量专利314件,指导入库专利通过独占许可的方式实现转化4件,通过转让方式实现转化的6件,费用总计达205万元,指导辖区内800余家企业注册盘活系统账号。围绕“专利转化燕赵行”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累计进行专利转化运营专题讲座11场(线上+线下),惠及企业413家;进行专利转化运营专题讲座7场,开展专利供需对接活动5次,挖掘企业技术需求13项,展示专利技术79项;举办质押融资进园区活动21场,1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活动,质押融资金额11亿元;对42家企业开展问诊把脉活动,解决问题108个。
四、强化供给,知识产权服务得到新提升
根据进企业促创新工作方案,确定服务重点企业16家,服务对象企业180家,建立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站42个,配备专员23人。为16家重点企业构建了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数据库和分析报告16份,解答企业提出的问题343个,帮助企业申请专利93件,对全市48家商标代理机构和71名备案商标代理人员的信用信息进行了采集和处理,并将商标代理信用等级评价结果进行公示。新增市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2个,全市10个县市区建立了县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比例达76.92%。
今年是完成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第一阶段目标和“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
一是坚持机制为本,推动战略实施。深入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和“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2025年度推进计划》,通过清单式管理、项目化组织等推进形式,采用月监测、季通报、半年调度、年底总结督查的方式,推动规划计划各项任务目标落地落实。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取得实效。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质量强省等考核工作,彰显知识产权内在价值和高质量评价属性。
二是坚持创造为基,赋能科技创新。加大高价值专利培育力度,激发企业和个人发明创造热情,确保今年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5件以上。加强数据知识产权宣贯,鼓励企业通过质押、交易、许可、资产入表等多元方式行使数据知识产权权益。加大地理标志培育力度,推进全市地理标志农产品纳入地理标志专项保护,培育我市地理标志产品竞争新优势。
三是坚持运用为先,助力转型升级。组织指导高校和科研机 构及时盘点新增存量专利和反馈统计指标数据,促进存量专利转化。围绕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十项重点工作任务,加强和完善重点产业链中知识产权要素,强化专利强链增效作用。引导重点产业龙头企业、产业园区、行业组织等牵头建设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服务产业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和风险防控。组织开展银企对接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宣传服务活动,扩大融资规模。指导有意愿、有条件的县区推进海外知识产权保险和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
四是坚持保护为要,完善体系布局。认真落实省市场监管局等八部门《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的若干措施》,聚焦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标准体系、执法司法体系、社会共治体系、能力支撑体系等七大体系,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在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跨区域跨部门保护协作、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等方面,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新模式、新举措,提升办案质效,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强化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重点抓好电子商务、数据知识产权、专业市场、民营企业、外资企业5个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强与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河北分中心的信息互通共享,用好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京津冀分中心专家、信息和平台资源,提升应对指导工作的规范性,指导企业妥善处置海外知识产权纠纷。
五是坚持服务至上,提升工作效能。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信息采集,充分发挥各类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节点、网点的作用,今年增加市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不少于2家。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陈丽琳:
好,现在进入记者提问环节,大家如有提问,请举手示意,提问之前,请先通报一下自己所在媒体的名称。为让更多的媒体获得提问机会,请每次只提问一个问题。
衡水日报:在当前的知识产权大环境下,我市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工作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和成果,未来又有怎样的规划?
答: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工作方面,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深入实施专利转化“燕赵行”等、中小微企业托管服务等专项行动。过去一年,我们组织开展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点工作,共梳理出可转化专利314件,组织专利转化专项对接活动5次,与本地7家企业进行了精准对接,达成专利转让许可协议10项,转化费用200多万元,有效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同时,我们组织银保企对接活动21场,累计帮助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1.25亿元,缓解了企业创新发展的资金压力。
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专利转化运用服务体系,加强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提升专利转化的专业化服务水平。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深入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助力中小企业通过专利技术实现内涵式发展。三是围绕我市重点产业,推进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工作,强化产业链知识产权资源整合和战略协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河北日报:知识产权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企业,尤其是在帮助企业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应对知识产权纠纷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在服务企业方面,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是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我们开展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惠企行动、知识产权进企业促创新活动,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定向座谈、上门辅导、面对面答疑等形式,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全方位指导。今年以来,已累计服务企业380多家次,帮助5家企业完成知识产权管理标准认证,推进创新过程知识产权管理国际标准第二批试点顺利实施,实现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全覆盖,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二是帮助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纠纷。我们建立了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加强与司法机关、仲裁机构的协作,为企业提供快速、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同时,我们还设立了2个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建立42个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站,配备知识产权专员23人,为企业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维权指导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服务举措。一方面持续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惠企行动,扩大服务覆盖面,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同时加强知识产权纠纷预警监测,建立重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系点,提前为企业提供风险预警和防范建议,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知识产权纠纷。
河北广播电视台: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新领域新业态不断涌现,我市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尤其是针对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哪些创新举措和工作安排?
答:面对科技创新带来的新挑战,我们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保护的新路径、新方法。在创新举措方面,我们加强了对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与实践。例如,我们组织开展线上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题培训、召开网络交易维权案件研讨会,为企业维护权益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同时,我们与河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河北分中心建立多维合作机制,推进海外纠纷信息互通共享,充分利用各类机构的专家、信息和平台资源,提升应对指导工作的规范性,帮扶企业妥善处置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我们还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侵权行为。
在工作安排上,一是持续加强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路径的宣传力度,提升企业自我维权意识,营造良好知识产权环境。二是加大执法力度,针对新兴领域的侵权行为,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三是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积极与周边省市开展联合行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提升我市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陈丽琳:
好的,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需深入采访,会后请与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