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张文婧 李珊珊)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在中秋与国庆双节同至的美好时刻,9月30日,衡水市“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化活动暨“双争有我・和美家风润万家”文艺汇演在冀州区堤北桥村学优苑广场热闹开场,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充满温情与文化气息的节日盛宴。
活动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文婧 摄
此次活动由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衡水市文明办主办,冀州区委宣传部、冀州区文明办协办,旨在通过鲜活的宣讲和精彩的表演,展现衡水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成果,推动形成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积极向上的乡村文明新风尚,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文明力量。
冀州区堤北桥村村民表演的鼓舞《中国龙》。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文婧 摄
活动开场,冀州区堤北桥村村民带来的鼓舞《中国龙》瞬间点燃现场气氛,铿锵的鼓点敲出了衡水儿女的精气神。随后,精彩的文艺表演与动人的家风宣讲交替登场,每一个节目都独具特色,吸引着观众的目光。
冀州区堤北桥村村民张锁群演唱的京剧《沙家浜》选段。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文婧 摄
桃城区赵家圈镇春来剧社田春恋、曹林洪表演的诗朗诵《家风颂》。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文婧 摄
丽媛舞蹈表演的舞蹈《千羽赋》。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文婧 摄
冀州区戏曲协会李凤珠演唱京剧《甘露寺》选段。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文婧 摄
衡水学院学生高芙蓉演唱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文婧 摄
冀州区堤北桥村村民张锁群带来的京剧《沙家浜》选段“朝霞映在阳澄湖上”,经典的唱腔让观众沉浸在传统艺术的魅力中。春来剧社的田春恋、曹林洪表演的诗朗诵《家风颂》,用深情的语言传递着家风的温暖,让大家感受到家风如春风化雨般滋润人心。丽媛舞蹈的《千羽赋》轻盈优美,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冀州区戏曲协会的李凤珠带来京剧《甘露寺》“龙凤呈祥”选段,字正腔圆,韵味悠长,引得现场阵阵掌声。
四位来自基层的宣讲员讲述家风故事。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文婧 摄
文艺表演精彩纷呈,家风宣讲同样感人至深。衡水市“最美军嫂”、冀州区“优秀宣讲员”“模范教师”冀州区第五小学教师孔禄禄,以《忠义之光,世代闪耀》为题,讲述了家族以“忠义”为家风的传承故事。身为教师的她,在讲台传递忠义文化,爱人坚守防汛前线,女儿立志从军,家族四代十一枚军徽让忠义之光世代闪耀。2025年获衡水市税务局“好家风”优秀讲述者的李瑞奇,分享了家中“传家宝”——英雄牌钢笔的故事,她践行“勤奋诚实、廉洁持家”的家训,在工作岗位上坚守廉洁底线,书写新时代税务人的家国情怀。省委讲师团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官道李镇“小麦穗”宣讲团团长刘晓慧,讲述了冀州区官道李镇官道李村将家风建设融入村规民约,让家风汇聚成向上向善的村风,助力乡村建设的故事。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衡水初心社工红色光影放映队队长刘显富,讲述了自己受家风影响,义务放映红色电影30余年,传递红色文化与爱国情怀的经历。
衡水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衡水市始终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着力点与重要抓手,坚持深“挖”、广“传”、精“培”协同推进,通过深挖家风文化,探寻其深厚底蕴;广传家训美德,推动优良传统广泛传播;精培家庭榜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发挥家风文化影响、感染、熏陶、启发人的作用,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探索家风文化新路径。接下来,衡水市将持续推动好家风好家训全方位融入社区、企业、学校、家庭及农村等社会各个角落,进一步弘扬孝老爱亲、勤俭持家、仁爱奉献的家风精神,凝聚起全社会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