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创建”新闻发布会
来源: 长城网  张千
2025-10-24 10:58: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张千 郄晓强)10月23日上午,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创建”新闻发布会,衡水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海云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陈丽琳主持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陈丽琳: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本场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创建情况,由衡水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海云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本场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衡水日报、衡水晚报、衡水新闻网、衡水电台、衡水电视台等市直媒体;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长城新媒体,及河北共产党员网、河北工人报、河北法治报、河北新闻网、河工新闻网、中国新闻社、中国经济网、网易衡水等驻衡在衡媒体。

  现在,首先请发布人进行发布。

  衡水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海云:

  首先,借此机会,我代表衡水市农业农村局向关心支持农业农村工作的媒体朋友表示感谢!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我市高品质果蔬示范区创建的相关情况。

  加快我市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创建,是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对衡水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市委五届五次全会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强市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三年以来,我市立足实际,借鉴寿光经验,积极对接京津市场,实施“基地建设、品质提升、科技助力、品牌塑造、园区培育和平台建设”六大工程,致力于实现果蔬产业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在品质、规模、产量、效益、市场占有率等五方面实现新提升,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创建取得阶段性、标志性成果。

  首先介绍一下创建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的主要做法

  (一)强化政策支持。连续两年出台《支持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创建十条措施》,在基地建设、加工销售、科技创新、用地保障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促进果蔬产业全链条发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施新发地保供仓、科芯智慧生态农场等重点项目177个,三年累计投入超100亿元。

  (二)推动基地建设。按照“1+1+30”产业布局,新建和改造提升设施果蔬9万亩,建成武强赛元等示范片区85个。今年新增武强县智慧农业产业园、冀州湖畔五彩果蔬产业园、科芯二期生态智慧农场等一批种植基地项目。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16.6万亩,其中设施蔬菜50万亩,设施面积占比保持全省第一。先后引进山东安信,北京金福腾、物阜源丰等多家育苗企业,全市育苗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国设施蔬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现场会在我市冀州区召开。

  (三)提升科技水平。与30家科研院所和3个国家级、5个省级农业产业创新体系首席专家开展合作。制定推广饶阳西红柿、深州黄韭等5个单品标准化生产工序,以及冷棚早春黄瓜生产技术规范等10余项市级地方标准。全市绿色、有机和地标果蔬产品达到141个。

  (四)塑造品质品牌。制定了《衡水市高品质果蔬品牌影响力提升行动工作方案》。“饶阳蔬菜”“安平白山药”“漫河西瓜”等10个果蔬品牌被认定为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饶阳圆茄、番茄,武邑韭菜、红梨,枣强羊肚菌、山楂6个产品被认定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大力推进果蔬质量监管体系建设,提高果蔬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构建从“田间地头”到“商超餐桌”全过程追溯体系。

  (五)推动进京入津。扎实推进“果蔬进京入津”和“净菜进京”,衡水果蔬直供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部委机关,农总行、协和医院等事业单位,北京科技大学等院校。武邑县被中央党校定为农产品直供基地。衡水高品质果蔬产品成功打入天津五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今年9月22日,省驻京办到我市饶阳县、深州市调研蔬菜生产、净菜加工等工作,开展产销对接。衡水蔬菜在京津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其次,介绍我市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创建取得成效。

  通过三年创建,打造了一批高端果蔬示范片区,带动了全市果蔬产业发展,激发了各地发展积极性。

  (一)高端合作不断加强。与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合作,创建6家标准化示范基地,培育武邑绿园等“河北净菜”生产示范基地11家、饶阳忠大等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17家,均居全省前列。通过加强高端合作,取得了一批果蔬产业创新性成果,促进了果蔬产业和产品的高端化。

  (二)会展经济成果明显。成功举办衡水市农产品加工业大会、衡水市农产品供需对接大会。第六、七届京津冀蔬菜产业发展大会暨招商对接活动分别在我市饶阳县、冀州区召开,第八届11月份再次在我市冀州区召开,现正在积极筹备。通过会议推荐,拓展了我市优质果蔬产品外销渠道。

  (三)品质品牌更具特色。我市圆隆牌白山药、安庄马家牌黄韭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深州舜成黄瓜荣获“2023京津冀鲜食番茄黄瓜擂台赛”一等奖;设施桃荣获第六届“果庄杯”全国优质设施桃大赛金奖3个,第七届“果庄杯”优质设施桃大赛5个;荣获河北省“燕赵杯”早熟桃、晚熟桃展评大赛金奖各3个;京津冀中熟桃擂台赛暨河北省“燕赵杯”优质桃鉴展活动上,我市获得特等奖2个、金奖1个;在全省番茄大赛中,我市共31个品种获奖,占全部获奖品种的26.5%。我市果蔬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四)销售市场持续扩大。蔬菜在北京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天津市场取得突破。全省“河北净菜”进京直通车首发仪式在我市举办。深州农速源在京建成我省首家“河北净菜”共享仓储统配中心。衡水蔬菜在京津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销售市场的扩大,特别是一线城市和国际市场的开拓,表明我市果蔬示范区创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最后,介绍我市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创建的下一步思路和措施。虽然我市高品质果蔬示范区创建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对标山东寿光,距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期待差距还很大。下一步,我们将对照任务目标查漏补缺,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推进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创建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重点发展智慧农业,提升果蔬产业设施化、智能化、科技化水平,在基地壮大、融合发展、市场拓展、品质品牌等方面持续用力,积极争取上级更多资金项目,新建一批高端设施,改造提升一批老旧设施,推动果蔬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实现周年生产、均衡供应。

  (一)持续提升基地水平。继续大力发展设施果蔬,推动露地设施化。借助衡沧示范区和超长期国债、衔接资金等项目支持,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果蔬设施。建设宜机化、智能化、标准化棚室,带动果蔬基地提档升级。加快推进饶阳众瑞育苗基地、冀州福腾智能装备研发制造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建设智慧育苗工厂,不断提升育苗能力和基地设施化水平。

  (二)持续推进融合发展。一是围绕衡水湖旅游景区,大力发展市主城区周边(冀州、桃城、深州)都市休闲农业,打造新业态果蔬园区,建设一批果蔬休闲采摘园、家庭农场、产业特色小镇等,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二是延长果蔬产业链条,建立全市加工企业培育库,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推进冷藏保鲜和产地仓建设,创新蔬菜净菜包装和冷藏保鲜技术,开发番茄汁、胡萝卜汁等加工产品,提升产业附加值。 

  (三)持续抓好市场拓展。持续推进“果蔬进京入津”,发挥好冀州新发地、深州北江等市场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建设,培育壮大一批果蔬加工流通企业。加强与京津等地机关事业单位和“832”采购、“职工e惠”等平台对接合作。推动净菜进京和优质农产品“六进”活动,巩固提升衡水蔬菜京津市场占有率。

  (四)持续做好品质品牌。坚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齐头并进,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强化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管理,做大做强自主品牌。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现质量有保障、产品可溯源。积极开展品牌宣传推介,参加农产品“六进”、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活动,承办好第八届京津冀蔬菜产业发展大会。通过提品质塑品牌,全力打造京津冀果蔬产业发展新高地。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陈丽琳:

  好,现在进入记者提问环节,大家如有提问,请举手示意,提问之前,请先通报一下自己所在媒体的名称。为让更多的媒体获得提问机会,请每次只提问一个问题。

  一、衡水广播电台:农产品加工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高品质果蔬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加工产业的赋能,请问我市做的一些工作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将采取哪些举措促进果蔬加工业的发展?

  答:(一)推进园区建设。2025年,重点支持武邑县蔬菜加工园区建设,投资348万元建设净菜加工车间和改造仓储库房。进一步壮大饶阳县、安平县两个园区。

  (二)开展招商引资。市县两级联动,走出去、请进来,以果蔬加工为重点,积极开展农业大招商。全市招商果蔬类项目16个,拟引资额28.84亿元,其中果蔬加工类项目7个,拟引资额17.65亿元。现已开工建设项目2个,完成投资0.69亿元。

  (三)组织开展系列活动

  1.6月份和9月份在冀州区和安平县举办了2025年衡水市农产品产销对接暨投资洽谈会和衡水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大会,邀请京津地区为主的农产品采购商、电商平台、商超等企业参加活动,进行洽谈对接和招商推介。

  2.联合京津农业农村部门,在北京中国盐业集团组织了京津冀优质特色农产品进社区进单位促消费暨‘衡沧蔬菜”品牌大集网上团购推广季”活动启动仪式。后期将跟进举办30场社区团购活动。

  3.组织河北农速源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梦园河北食品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参加了全省“河北净菜”进京系列展示展销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盯前期已经对接并有合作意向的招商项目,跟踪推进,分批次组织“一对一”“点对点”精准对接,推进项目洽谈取得实质性进展,争取引进一批投资额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促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衡水日报:刚才,咱们介绍了我市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的一些成绩,下一步工作,市农业农村局还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好的发展势头保持下去?谢谢。

  答:接下来,市农业农村局将围绕 “科技引领、绿色发展、品牌增值、三产融合”的核心举措,以京津冀城市群为重要市场,推动衡水果蔬产业向 “精品化、数字化、品牌化、融合化” 方向全面转型升级。

  (一)全力提升基地水平。坚持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并重,打造高品质果蔬生产基地升级版。探索建设节地、节能、宜机的现代化新型棚室。以饶阳博超、冀州福腾等为重点,建设现代设施农业装备供应基地。确保设施面积占比保持全省第一。

  (二)全力提升产品品质。深化与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合作,培育果蔬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开展绿色、有机产品和地理标志认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拓展农产品追溯平台应用,构建从“田间地头”到“商超餐桌”全过程追溯体系。实现产品生产、用药、施肥、采收等信息扫描可查询追溯。

  (三)全力实施品牌培育和宣传推介。拓展多种高品质发展模式,发展全国名特优新果蔬产品和特质农品果蔬产品。进一步提升认证数量,到2026年绿色、有机、地理标志果蔬产品认证达到150个。积极开展品牌宣传推介,做好衡水市特色优质农产品系列报道工作。

  (四)全力深耕拓展京津市场。扎实推进“果蔬进京入津”和“净菜进京”,推进衡水果蔬直供部委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组织参加农产品“六进”等活动,宣传推介衡水净菜品牌和果蔬品牌。巩固衡水果蔬在北京、天津市场的占有率。

  三、河北日报:请问当前我市果蔬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准备采取哪些措施?

  答:对照先进地区,我市果蔬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全市规模化经营主体相对较少,大部分县市区还是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产业发展模式有待优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合作关系不稳定,规模化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不紧密。

  (二)育苗产业水平有待提高。全市育苗基地多数为中小型育苗企业,像饶阳致信这样的大型育苗企业数量较少,带动辐射能力较弱。

  (三)果蔬加工产业有待提高。全市果蔬加工型龙头企业较少,果蔬加工企业数量占全市加工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比例偏低。

  果蔬产业上述问题可以用“五个提升”来解决:

  一是设施果蔬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标准化生产加强,设施果蔬产业链结构持续优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取得成效,果蔬产业质量效益大幅提升;二是新建一批高端育苗设施和种植设施,改造提升一批老旧设施,育苗能力提高,果蔬产业产能、产值大幅提升;三是新型设施结构、新材料和节能降耗技术装备应用取得明显进展,设施果蔬科技水平与机械化率明显提高,果蔬产业科技装备大幅提升;四是设施果蔬节水灌溉技术全面普及,水肥一体化应用全面推广,果蔬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五是培育壮大一批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资落地实施一批加工项目,创新蔬菜净菜包装和冷藏保鲜技术,探索开发番茄汁等加工产品,提升产业附加值。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陈丽琳:

  好的,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需深入采访,会后请与市农业农村局联系。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键词
衡水,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新闻发布会
责任编辑:张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