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看联播丨“互联网+回收” 无废城市大家建
来源: 冀云  张文婧
2025-11-02 20:26:00
分享:

  在衡水的小区里,最近新增了不少能“赚零花钱”的智能回收箱,手机一扫、废品一投,直接变现。这是“互联网+回收”的新模式,是衡水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大招。那么,这些回收的废品去哪了呢?咱们现在就去探秘。

  智能回收箱满仓后,传感器将数据传至运力平台,调度人员就近清运。满载可回收物的货车进入衡水市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将废品倒上传送带,分拣人员按品类把废品投入对应的“料仓”,经压缩打包、加工及无害化处理后,送往各加工厂。每个清运包裹还贴有二维码,扫码就能查询流转记录,全程透明放心。

  纸制品打成纸浆变成再生纸;塑料制品熔化后,可制作成花盆、手机壳、环保袋等;旧衣服经消毒,变身工业隔音棉等再生纺织品。 废品就这样“逆袭”成了再生资源。

  “我们有两条分拣线,一条多品类分拣线、一条衣物分拣线,可对纸箱、金属、织物、塑料四大类别81个细分品类精细化分拣,每天能处理20多吨可回收物。衡水市悦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城市运营负责人张纪彬介绍。

  目前,衡水市区按每200到300户配一台的密度,投放了700余台智能回收箱,覆盖400多个小区,让家门口的废品回收成为居民日常,推动全民融入绿色生活方式。

  衡水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心主任胡春海表示:“这种‘互联网+回收模式,破解了垃圾分类操作难、没动力、难协同的老问题,把麻烦事变‘顺心事。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朝着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健全分类流程,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文案:张文婧

  后期:张文婧

  海报:张文婧

  摄像:卢婉凤 张文婧

关键词
回收,废品,衡水市,互联网,百姓
责任编辑:王永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