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常虹)10月28日上午,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衡水市2025年省定民生工程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衡水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贡艳霜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陈丽琳主持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陈丽琳: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本场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衡水市2025年省定民生工程进展情况,由衡水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贡艳霜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本场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衡水日报、衡水晚报、衡水新闻网、衡水电台、衡水电视台等市直媒体;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长城新媒体,及河北共产党员网、河北工人报、河北法治报、河北新闻网、河工新闻网、中国新闻社、中国经济网、网易衡水等驻衡在衡媒体。
现在,首先请发布人进行发布。
衡水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贡艳霜: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衡水市2025年省定民生工程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协调,注重实效,扎实推进省定民生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20项省定民生工程均已提前完成任务目标。
下面,我就各项工程进展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一、16项可量化工程提前或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一)棚户区改造工程。全市已建成交付4个项目共1451套,完成率100%。
(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涉及2个小区、256户,已全部改造完工,完成率100%。
(三)“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全市已建设改造农村公路218.702公里,完成率101%;完成投资49604.2万元,完成率101%。
(四)农村物流服务提升工程。全市共新增农村客货邮站点123个,已开通客货邮合作线路15条,完成率分别为439%、375%。
(五)就医购药便民服务工程。全市共24家开展预约诊疗服务的二级医疗机构,已全部接入“河北智慧健康”平台。共35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已全部上线医保码“一码付”。
(六)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全市已完成3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改造,完成率100%。
(七)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市已完工标准化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8个、标准化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个。培训养老护理员1360人,162名养老护理员通过技能等级认定,完成率均为100%。
(八)“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质扩容工程。全市共选树五星级“河北福嫂”22名,建立“河北福嫂”进京津基地7个,开展巾帼家政进社区(乡村)活动554场,完成率分别为105%、117%、158%。
(九)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工程。新改扩建10所学校已全部完工,完成率100%。
(十)农村厕所改造工程。全市已改造完成农村卫生户厕11517座,完成率100.37%。
(十一)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提升工程。全市共计建成13.3万个充电端口,已达到省定充电端口数和车辆数比例稳定在1:5以上要求。其中,棚内端口数量11.58万个,覆盖率87.1%;视频监控覆盖的端口数量13.29万个,覆盖率100%。车棚覆盖率和视频监控覆盖率均已达到省定85%以上的要求。全市累计劝阻电动自行车违规行为9069次,警告处罚19人,督促整改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隐患2914处,联合约谈物业服务企业或相关管理单位119次。
(十二)就业促进工程。全市共择优推荐省级规范化零工市场13家,完成率100%;获评7家(全省50家),获评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开展创业服务30814人次,完成率154.1%;失业人员再就业7635人,完成率105.7%。
(十三)文化惠民工程。全市共开展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1800场,完成率138.5%。
(十四)体育惠民工程。全市共提升体育公园10个,建设城区街边球类场地8个,完成率均为100%。共开展足球、篮球、乒乓球、广场舞、健步走比赛1011场,完成率105%。
(十五)精准助残服务工程。全市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以及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辅助器具适配、职业培训、就业、托养、助学、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评定补贴等服务12750人次,完成率110.7%。
(十六)法律援助扩面提质工程。全市已为重点人群提供无偿法律援助服务3249件,完成率115.7%。
以上为可量化的16项工程,下面介绍一下不可量化的4项工程,也已基本完成。
二、4项不可量化工程基本完成
(一)中小学生脊柱侧弯防控工程。全市已为70.7万在校中小学生开展脊柱侧弯筛查,筛查率达到100%。
(二)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工程。全市无创产前基因筛查13076例,筛查出阳性病例111人,耳聋基因筛查11252例,筛查出阳性病例711例,基本实现了应筛尽筛。
(三)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全市8.7万低保特困对象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累计实施临时救助2256人次,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养尽养、应救尽救”,实现工程目标任务。
(四)低保特困“两癌”患病妇女救助工程。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和城镇低保、特困等“两癌”(宫颈癌和乳腺癌)患病妇女实施救助,全市共申报“两癌”患病妇女158人,省妇联分配衡水低保救助对象28人,目前救助资金28万已全部发放至个人账户,回访工作已完成。
下面说一下下一步工作安排。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发挥牵总作用,一方面,按照“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求,会同相关市直单位对已完工民生工程开展“回头看”,深入工程一线查漏补缺,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努力打造标杆工程、精品工程、廉洁工程,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另一方面,抓好与“十五五”相衔接,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前谋划好2026年民生工程,努力让下一阶段的民生工程更加精准、更具温度、更富成效。同时,多方位、全角度宣传新举措、新成效,提高广大市民对民生工程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努力营造全民共享民生工程的良好氛围。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陈丽琳:
好,现在进入记者提问环节,大家如有提问,请举手示意,提问之前,请先通报一下自己所在媒体的名称。为让更多的媒体获得提问机会,请每次只提问一个问题。
1、河北日报:衡水市省定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成效明显,有哪些特点?
答:今年以来,衡水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推进省定民生工程提速增效。有三个特点:一是安排部署“早”。在全省率先印发《衡水市2025年省定民生工程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完成时限,形成了高效协调的民生工程推进体系。二是工作合力“强”。树牢“一盘棋”思想,市发改委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各级各部门均按照省市要求和职能分工,制定专项方案,全力推进民生工程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三是督导落实“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省定民生工程推进情况,今年6月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了相关进展,10月初市委常委会再次专题听取最新进展,有效促进了民生工程提速增效,为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2、河北广播电视台:市发展改革委作为民生工程的牵总部门,是如何就加快推进民生工程进行安排部署的,都做了哪些工作?
答:谢谢您对衡水民生工程的关注。市发改委作为省定民生工程的总牵头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全力推进工程实施。一是制定方案,细化任务。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在全省率先印发总体方案和专项方案,对可量化任务进行分解,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有效保障了各项工程快推进、快实施、快见效。二是加强协调,明确责任。按照“二三四”抓落实工作机制,协调指导各责任单位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市、县两级工作台账,各项工程年度任务细化至各县市区,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等,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目标有序推进。三是精确指导,加强宣传。组织开展“政策宣传月”“民生工程推进月”等专项活动,联合市政府督查室和相关责任单位,对民生工程进展情况进行现场调研督导,特别是对进展慢的工程,指派相关责任单位进行了“点对点”指导,查找薄弱环节,找准症结所在,确保如期完成。及时总结民生工程推进中好的经验做法,利用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3、衡水日报:刚才的发布词中,我们了解到我市多项民生工程已经完成了年度任务,下一步市发改委将继续开展哪些工作?
答: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因为这个民生工程每年都在开展,一方面,着力完善提升。今年均已提前完成,我们会继续组织各责任单位和县市区开展“回头看”,以工程质量、实际效果、群众满意度为重点,进行全面深入检查,及时查缺补漏、完善提升,切实将民生工程打造为优质工程、放心工程和人民满意的工程。另一方面,提早谋划部署。在“回头看”的基础上,全面总结近年来民生工程经验教训,结合我市实际,提前谋划明年的民生工程,持续做好宣传推介工作,让群众在有所感的基础上有所得,切实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陈丽琳:
好的,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需深入采访,会后请与市发改委联系。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