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衡水市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情况”新闻发布会
来源: 长城网  张千
2025-11-02 15:38: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卢婉凤 张文婧)10月30日上午,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衡水市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情况”新闻发布会,衡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调研员王坤增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衡水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张婷主持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衡水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张婷: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本场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衡水市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情况,由衡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调研员王坤增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本场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衡水日报、衡水晚报、衡水新闻网、衡水电台、衡水电视台等市直媒体;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长城新媒体,及河北共产党员网、河北工人报、河北法治报、河北新闻网、河工新闻网、中国新闻社、中国经济网、网易衡水等驻衡在衡媒体。

  现在,首先请发布人进行发布。

  衡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调研员王坤增: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决策部署,我们坚持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科学谋划、全力推进,出台了促进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举措,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政策体系,初步构建了市、县一体化推进机制,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十四五”以来,两化融合推进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两化融合指数达到59.2,由“十三五”末的全省第11位提升至2024年底的全省第9位。去年,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大会暨京津冀数实融合发展大会在衡水市召开。

  一、深耕“双网”建设,筑牢数字化转型基座。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内网外网“两手抓”,有序推进体系化布局和规模化发展。一是抓外网提速扩容。全市累计改造、新建5G基站8742个,“双千兆”网络实现重点园区和产业集群全覆盖,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到100%。衡水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式投用,系统算力规模达每秒6000万亿次浮点运算,数据存储能力20PB,累计服务用户超1.4万家,完成各类计算任务近1000万项。二抓内网改造升级。积极打造具有衡水特色的“1+N+X”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数量居全省第4;培育市级平台4个,上线1000多个软件产品,服务企业1500余家;争列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3个,数量居全省第3;省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试点项目28个,形成12个可推广复制的标杆示范案例,数量均居全省前5。

  二、聚焦“三维”驱动,激发数字化转型活力。立足“点线面”统筹联动、协同推进,全面提升传统产业数字化水平。一是打造标杆示范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夯基、提级、领航”三大行动,省级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设备上云贯标试点企业分别达到2家、5家、6家,数量均居全省前4;培育先进级智能工厂31个,卓越级(国家级)智能工厂1个(全省14个),卓越级智能工厂实现衡水市“零”的突破。“蒙牛乳业产供销存一体化协同管控能力”和“中裕铁信面向数字化转型的数据管理能力建设”入选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二是推动产业链协同增效。全市供应链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34.6%,高于全省2.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工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70%,高于全省3.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格雷服装、和平铝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分别居各自产业全省第1,有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数字化转型。2025年实施新一轮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全市新增349个数字化转型项目,项目完成率(85.96%)居全省第1。实施“产业大数据+行业大模型”赋能工程,安平AI丝网大模型使用企业达48家;利安隆凯亚化工垂直大模型已完成Deepseek系统本地化部署,初步实现智能交互和生产工艺配比寻优场景;景县“生产运营安环一体化”化工大模型正在开展应用场景测试。三是加快提升园区、产业集群数字化水平。实施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提效行动,推动工业互联网“七进”(政策、设施、技术、标准、应用、企业、服务进园区、进集群)落地见效。加快推进“共享智造”,确立“1+4+4+N”建设路径,发展“平台+集群”融合创新模式,枣强复合材料、安平丝网、深州家居、冀州医疗器械4个产业集群先行先试,率先建成先进设备生产线并投产,实现降本增效双提升。实施“产业大脑+共享工厂”新生态,景县“产业大脑”依托景县橡塑、铁塔等特色产业,搭建了包括智能制造一体化平台、供应链集采平台等在内的9大功能组件,带动30余家配套企业共享行业数据,实现钢材集采降本5%,物流效率提升30%。

  三、构建“三重”保障,厚植数字化转型生态。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核心需求,政府与市场内驱外促、双向发力。一是强化政府引导。聘请多层位专家来衡授课,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和企业家数字化转型意识。多次组织重点集群企业赴浙江、广东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促成景县政府和台州温岭市泵阀(泵业)产业大脑合作成立了景县智造大脑有限公司,并在全省率先建设了橡塑产业大脑。举办数字场景创新峰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接会、现场推进会等20余场,开展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31场,实现全市重点园区、规上企业、服务内容“三个全覆盖”,累计培训超6000人次,促成1200多家企业联网上云,60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二是强化服务保障。编制《衡水市工业互联网案例集》,为企业开展“智改数转网联”提供借鉴。建立“小快轻准”产品和解决方案“尝鲜”机制,今年“量身定制”了76款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供企业免费试用,大幅降低了企业转型试错成本和转型顾虑。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积极投身衡水市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创新性打造了恒润集团省级共享智造平台、海伟化工大模型智慧工厂、景县产业大脑平台等数字化转型项目,为全市400家企业提供了定制化转型方案,签订合同超5000万元。景县智造大脑和衡水宏宇软件入选全省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数量居全省第3,今年以来为1216家企业提供了诊断咨询、系统部署、技术培训等服务,签订数字化改造合同超千万元,帮助企业实现提效降本。三是强化安全支撑。连续两年在全省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考核评价中排名前3,成功承办全省工业企业信息安全综合防护能力建设试点工作部署会、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演练等活动。6家企业完成国家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评估试点,2家企业参与工信部网络安全保险服务试点,数量均居全省第1。争创工信部工业领域数据安全风险评估试点1个、工业互联网安全深度行活动典型案例1个、护航新型工业化网络安全典型案例2个、省级工业企业信息安全综合防护能力建设试点5个,数量均居全省前3。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健全推进机制,细化配套举措,不断夯实数字化转型“硬件”基础,全面优化“软件”支撑,积极打造良好服务生态,推动我市传统产业转型跑出新速度。

  谢谢大家!

  衡水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张婷:

  好,现在进入记者提问环节,大家如有提问,请举手示意,提问之前,请先通报一下自己所在媒体的名称。为让更多的媒体获得提问机会,请每次只提问一个问题。

  衡水市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对中小企业“不敢转、不会转、不想转”难题时,是如何解决的?

  王坤增:感谢您的提问。针对中小企业“不敢转、不会转、不想转”的问题,我局主要从三个方面破局:第一,破解“不敢转”,重在减负降险。我们通过“政策+标杆”双管齐下。一是制定出台《衡水市数字技术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等政策,围绕支持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培育壮大数字化服务商等方面,多维度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政策支持。二是在安平丝网、景县橡塑等特色产业集群内树立转型标杆,组织企业实地观摩,用看得见的成效消除顾虑。第二,化解“不会转”,强在服务赋能。我们着力搭建“平台+培训”两大支柱。一是组织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会,为企业精准匹配用得起、见效快的解决方案。建立“小快轻准”产品和解决方案“尝鲜”机制,向企业发布免费试用的数字化转型产品,大幅降低企业试错成本,找到转型出路。二是开展“百城千园行”、智能制造系列培训等常态化活动,为企业培训关键技术人才。第三,引导“不想转”,关键在于转变观念。我们采用“宣贯+培育”组合拳。通过政策宣讲会,向企业家讲清转型是关乎生存发展的“必修课”。同时,推行国家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引导企业从数字化普及等基础工作做起,小步快跑,逐步升级,有效降低畏难情绪。

  总之,我们的核心思路是精准施策、全程服务,陪伴衡水的中小企业稳健地踏上数字化转型之路。

  衡水市先进级智能工厂达到了31个,还实现了卓越级智能工厂“零”的突破,能否介绍一下智能工厂建设条件及建设经验?

  王坤增:感谢您的提问。智能工厂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科学、系统的路径。建设智能工厂需要满足一些通用条件和分级要求。第一,是企业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这主要包括企业资质与经营状况、技术装备安全可控和人才与组织保障等。第二,是遵循清晰的层级建设路径。国家将智能工厂由低到高划分为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四个梯度,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升级台阶。基础级聚焦“数字化改造、网络化连接”,核心是实现生产关键工序的自动化与管理信息化。先进级强调“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要求实现生产经营数据的互通共享和关键过程的精准控制。卓越级要求“智能化升级探索”,实现全流程数据的集成贯通与优化,并开始规模化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领航级是最高阶段,旨在“探索未来制造模式”,推动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制造全过程的深度融合,打造全球领先的标杆。

  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主要积累了以下几点经验:一是坚持“分级指导、梯次推进”的工作思路。我们深刻认识到,企业的基础和条件各不相同。因此,我们不搞“一刀切”,而是引导企业从基础级开始自评自建,夯实数字化基础;鼓励条件好的企业争创先进级,成为区域标杆;并重点遴选和支持头部企业,向卓越级和领航级发起冲击。这套循序渐进的培育体系,确保了各类企业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二是强化“政策引领与精准服务”双轮驱动。我们及时转发并详细解读国家和省里的相关政策文件,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同时,我们积极组织企业通过国家智能制造数据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进行项目申报,并做好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申报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三是注重“场景挖掘与实效评估”。我们鼓励企业参考《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从研发设计、生产作业、运营管理等环节全面梳理自身的优势和短板,找准智能化改造的突破口。在评估成效时,不仅关注技术指标的先进性,更关注其关键经济指标是否优于省市同行业平均水平,确保智能工厂建设真正为企业带来效益的提升。

  下一步,衡水市工信局将继续深入落实国家和省的部署,进一步完善我市的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争取培育出更多在省内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为衡水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十四五”收官在即,马上面临“十五五”新征程,下一步,衡水市工信局将重点推进哪些关键举措,进一步提升全市传统产业数字化水平?

  王坤增:感谢您的提问。下一步,衡水市工信局将以“企业梯度培育+园区(集群)整体跃升”数字赋能工程为核心,精准发力,全面提升传统产业数字化水平。一是深化企业主体数字化转型。聚焦制造业转型核心需求,全面推进企业“智改数转网联”,推动生产要素全面连接与高效配置。持续开展智能工厂梯次建设,发挥龙头企业技术、管理优势,形成“标杆引领、梯队跟进”的转型格局。二是推动园区(集群)数字化协同升级。以创建省级数字园区为抓手,整合园区内研发、生产、物流等资源,搭建共享制造平台,推动特色产业集群从“个体升级”转向“整体跃升”。针对性打造特色“产业大脑”,集成数据监测、智能分析、供需匹配等功能,为县域特色产业提供精准化、智能化决策支撑。三是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支撑。大力实施“5G+工业互联网”工程,优先推进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等重点区域5G网络深度覆盖。健全数字化服务生态,一方面积极培育本土服务商、引进外部优质服务资源,另一方面搭建“数促中心”“数字医院”等服务载体,组建“数字化转型专家人才库”,为企业提供从诊断咨询、方案设计到落地实施的全流程服务。

  衡水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张婷:

  好的,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需深入采访,会后请与市工信局联系。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键词
衡水,新闻发布会
责任编辑:张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