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正在加工净菜产品。崔佳栋 供图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通讯员 崔佳栋)从连泥带土到干干净净摆上北京市民的餐桌,在饶阳县大尹村镇神农农业有限公司,每天上演着各种蔬菜抢“鲜”进京的火热场景。
12月23日凌晨,接到北京京客隆超市发来的当日订单后,神农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健康开始忙着备货。
采收、装筐、搬运……接到订单后,在种植西红柿的大棚内,工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订单需要多少,我们就采收多少。”张健康说道。这里种植的西红柿都用绿色生产技术,广泛应用高密度防虫网、雄蜂自然授粉及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等生物防治技术,并普及使用有机肥,确保产品的高品质。
工作人员正在包装净菜。崔佳栋 供图
饶阳是农业大县,也是京津冀重要的“菜篮子”。近年来,该县在果蔬种植上把控质量,在净菜加工中规范生产,在物流环节中打通堵点,依托环京的区位优势,不断提升净菜产品在北京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饶阳的蔬菜凭啥能抓住京津市民的胃?饶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兵顺给出答案。“凭‘鲜’‘快’‘绿’这三个字,一棵蔬菜颗蔬菜从育苗育种到种植采收有一整套全流程规范,原本粗放生产的蔬菜成了源头可追溯、质量有保障、加工有标准的细节控。”
去年5月18日,京津冀蔬菜产业发展大会现场,冀饶农业有限公司与饶阳县当场签署协议,一段县企“牵手”的良缘就此展开。
今年1月,冀饶农业有限公司饶阳县现代农业装备制造项目开工,主要从事节水灌溉系统工程、农业技术研发;农产品收购、贮藏、销售;土壤有机质提升、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与销售;智慧农业研发、设计、推广及实施等。
冀饶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泽忠介绍,冀饶农业有限公司在饶阳全县建立100家农机服务站,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同时,与全国10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广泛合作关系,并陆续在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地各建立100家线下形象店,推介饶阳果蔬。“项目建成后,将依托云仓运营中心,通过‘高品质果蔬出省入京’‘绿色农产品走进部委机关食堂’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京津和雄安新区高端市场占有率。”赵泽忠成竹在胸。
近年来,饶阳全面提升设施果蔬专业化、集群化、产业化发展水平,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县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饶阳设施农产品之所以能够成功打入京津市场,主要得益于“四大法宝”。
工作人员正在对净菜进行分拣。崔佳栋 供图
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为统领,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搭建国家蔬菜改良中心河北分中心、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站、京津冀蔬菜科技测评示范中心等科研平台,集聚一大批专家型和实用型人才,形成了以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友军、河北农业大学申书兴教授等国内一流专家为引领,以科技特派员和“乡土专家”为支撑,以高素质农民为补充的多层次、广覆盖的人才梯队,覆盖种植生产、技术推广、科技服务、经营销售等各个领域。
实施品种、品质、品牌“三品”提升行动,挂牌成立全省首个高品质果蔬种业联盟,引导全县44家果蔬育苗基地繁育优良品种,规划建设10个万亩果蔬产业示范片区,多次承办、举办京津冀蔬菜产业发展大会,“河北净菜”进京直通车仪式,饶阳西红柿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等重大活动。
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实施“数字果蔬”工程,启动饶阳县蔬菜产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全面整合种苗、种植、加工、仓储、销售等全产业链数据资源,打造来源可溯、去向可追、信息可视、远程可控的蔬菜全产业链监管服务平台。
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产业链前端引进河北致信数字育苗育种项目,年可培育优质种苗1.2亿株。产业链后端规划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园和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园,启动植物工厂和农产品初深加工项目,形成全链布局发展格局。
如今,作为“中国蔬菜之乡”的饶阳县,果蔬播种面积突破43万亩,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34万亩,设施葡萄种植面积达11万亩,年产各类蔬菜240万吨、鲜食葡萄30万吨,日供京津果蔬2000吨,形成环京津设施蔬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