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衡水市冬小麦陆续进入早春管理关键期。为切实保障夏粮丰收,该市多措并举,从科学春灌、农技指导到农资准备,全方位推进冬小麦春管工作。
2月10日,在武邑县西李相城村,农户李学章正忙着对麦田里的灌溉管道和四排支沟渠内水泵管道进行检修,为即将到来的春灌做好准备。李学章介绍,村里1000多亩小麦全部使用四排支水源进行灌溉,各项设施完善,水源充足。目前,小麦底墒很足,预计三月中旬才会进行灌溉,他对今年的冬小麦丰收信心满满。
武邑县通过引用拦蓄过境沥水等措施,储备水源3000余万立方米。此外,还申请了500万立方米的黄河水及1000万立方米的石津灌渠水,确保全县水源充足。
“底墒充足的地块不要急于浇灌返青水,春一水应因苗、因墒、因天气情况分类管理。”为确保春灌顺利进行,武邑县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各乡镇进行实地调查,指导农民科学春灌。同时,大力推广喷灌、浅埋滴灌等节水灌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科学春灌让小麦喝饱返青水,农技指导到田间则为小麦“把脉开方”。
“气温稳定在3到5摄氏度时,要适时浇水,弥补表层土壤墒情。”在景县龙华镇志清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麦田中,农业技术人员正忙着对土壤墒情、冻害和小麦越冬情况分析研究,并就下一步田间管理给出科学建议。“土壤化冻后,根据苗情长势适时进行镇压,弥补土壤裂缝、保墒增温。针对一些晚播的弱苗麦田,要提前肥水管理,实现控旺、促弱、稳壮的管理目标。”
合作社负责人高志清表示:“今年我种了3000多亩小麦。听了专家讲解,什么时候浇水、施什么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将按照专家给的方案加强管理,争取有个好收成。”
为切实掌握小麦生长情况,衡水市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小麦苗情、墒情、病虫情田间调查。
饶阳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李瑞军介绍,农技人员下沉一线,对地块机械镇压、麦田旺长趋势应对、肥水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提出了详细意见建议,并将指导意见分发至全县所有镇村,确保增产技术落实落地。
“我们举办了以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小麦春季管理技术为题的线上培训课,并进行了实地调研。”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副所长乔文臣表示,近期气温浮动,部分小麦叶片受冻,但总体不影响茎蘖,应密切关注后期麦田苗情墒情发展动态。
此外,为确保春耕农资供应,衡水市还积极协调农资供应部门,做好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的储备工作,并派出农资特派员上门摸排情况,为种粮户提供精准服务。同时,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维护农资市场秩序规范,保障农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