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内,保育师带领孩子们读绘本。李帅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李珊珊)“我以前一个人带孩子累得不行,现在把孩子送到托育中心,不仅孩子有了小伙伴,我也能安心工作了。”衡水市民韩晓菲的话,道出了众多年轻父母的心声。
衡水,作为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近年来在托育服务领域持续发力,努力构建“托得到”“托得起”“托得好”的托育服务体系。如今,全市361家托育机构提供2.3万个托位,千人口托位数达5.6个,位列全省首位,让“家门口可托育”成为现实。
保育师陪伴孩子玩滑梯。李帅 摄
衡水市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面积不大却功能齐全。这里依托医院医疗资源,设有康复室,能为婴幼儿提供小儿中医推拿、发育测评等保健服务。对于双职工年轻父母来说,上班期间孩子谁来带曾是最头疼的事儿。如今,托育中心凭借专业性和权威性赢得了他们的信任,普惠性的托育费用更是大大减轻了经济压力。“二孩入托每月减免500元,算下来全日托每月才800元。”家长王雅琳说。
医生日常为孩子检查身体。李帅 摄
政策托底,让群众“托得起”。衡水市出台多项支持措施,对在市域内备案托育机构入托且符合生育政策的3岁以下婴幼儿给予补贴,第一孩每人每月300元,第二孩500元,三孩最高可达1200元,入托时机构直接减免。同时,为托育机构提供水、电、气、热及房租补贴,统一购买托育责任险,降低运营成本。这些政策如同及时雨滋润着托育市场,让更多家庭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托育服务。
“政府对我们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园所进行设施改造时,就获得了10多万元的奖补资金,水电气热均按民用价格计费,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运营负担。”衡水市托育协会秘书长、衡水小萝卜托育园园长张立伟说。
然而,衡水在推进托育服务过程中也面临着挑战,部分群众对托育机构存在误解,认为托育就是简单的“看孩子”。实际上,科学的托育方式对孩子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提升群众认知,衡水免费发放托育体验券,依托174个10分钟托育便民服务圈开展健康讲堂,普及科学育儿知识。
衡水通过加强专业教育、抓实在职培训等举措,主动适应托育服务领域的发展新要求。在衡水职业技术学院、衡水健康科技职业学院等8所职业院校新开设或扩招婴幼儿照护服务相关专业,构建“理论+实训+见习”的培养体系。今年,该市婴幼儿照护服务相关专业年招生规模达725人,有效缓解了用工荒。同时,对全市在岗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开展定期培训,截至目前,全市保育师持证率已超过90%。
在农村地区,衡水同样没有忽视托育服务的需求。通过盘活闲置校舍、利用村级活动场所等方式,建成5个示范托育点,填补农村托育空白。饶阳县托育点与县中医院共建“医育融合”模式,医生每月来园开展生长发育评估、急救演练,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优质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