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衡水市聚焦“银发”群体,通过多举措服务、专业护理人员输送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等,让老年人感受到别样的节日温度。
党建引领,社区关怀更贴心。冀州区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通过“一天一问候、一周一见面、一月一分析”的常态化服务机制,确保老年群体春节期间生活无忧,并组织健康讲座、反诈宣传等活动,提升老人安全感和幸福感。社区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认真倾听老年人心声,与老年人面对面交流、“点对点”关爱。此外,社区食堂提供免费送餐服务,解决了高龄老人用餐难题,让节日里的烟火气更添温情。
“河北福嫂”进京,专业照护暖人心。春节期间,北京等大城市的家政服务需求激增,冀州区的“河北福嫂”们选择“反向”进京“补位”。从业七年的舒云娣便是其中一员,她在北京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贺阿姨,从擦脸、穿衣到准备易消化餐食,每一项服务都细致入微,赢得家属赞誉。近年来,衡水市积极创建“河北福嫂”衡水本地子品牌“湖城莲姐”,将相关工种纳入职业培训急需紧缺工种目录,已命名21家“河北福嫂·湖城莲姐”家政服务人员进京津输出输入基地,共计免费培训12万人次,涵盖养老、育婴、家政服务等相关工种,已向京津等地输送家政服务人员超2万人次,既增加了从业者的经济收入,又解决了诸多家庭的急难愁盼问题。
养老中心年味浓,老有所乐更舒心。在故城县中医医院医康养老中心,春节期间推出了丰富多样的节日活动。老人们参与套圈游戏、蒙眼踏步走挑战和传统拓福手工,既锻炼了身体,又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类似的场景也出现在市老年养护中心等多个养老机构,护理员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坚守岗位,为老人提供24小时贴心照料,并开展手工制作、联欢等活动,让养老机构中充满欢声笑语。
从社区到养老机构,从本地服务到外地支援,衡水市以党建为纽带,将惠民政策转化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春节期间,无数像舒云娣这样的“守护者”用专业与爱心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也让“银发族”的春节既有团圆味,更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