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和改造提升果蔬设施3.2万亩,建成全国蔬菜质量标准化基地6家、“河北净菜”生产示范基地11家,蔬菜占首都市场份额达到12%……去年,衡水市全力创建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
2025年衡水市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大力推动“净菜进京”,进一步提升京津市场占有率;推进研发、生产、加工、储藏、运输等全链条升级,加大农产品加工项目引进力度;推进“两品一标”认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蔬菜占首都市场份额达到12%
2月4日晚8时,深州市辰时镇,河北农速源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内一派繁忙。工作人员将一筐筐加工好的净菜装上冷链物流车,3个多小时后,这些菜便会抵达北京的各大商场、超市以及餐饮企业。
“我们每天供应北京市场的净菜有3000多公斤。”公司负责人邢永志介绍。
衡水市是蔬菜生产大市,2024年年产量达382.6万吨,主要供应京津冀市场。去年,该市“河北净菜”生产示范基地达到11家,蔬菜占首都市场份额达到12%。今年春节期间,每天供应首都蔬菜量约5000吨。
“去年,河北农速源、赛元河北生物、河北鑫鼎农业、河北绿园生态庄园、河北冀饶农业、河北鲜天下网络科技公司等6家企业被列为‘河北净菜’品牌授权使用企业,农速源还在北京新发地投资建设了首家‘河北净菜’共享仓储统配中心,年配送能力超1万吨。”衡水市商务局法规科负责人王瑜洁介绍。
今年衡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动“净菜进京”,进一步提升京津市场占有率。
擦亮“衡字号”果蔬金字招牌,衡水市提出,将探索建立产品质量检测、包装规格等互认机制,加强与北京相关部门的对接沟通,争取质量检测、包装规格等方面做到规范统一。同时,探索建立京津校园直采机制,加大与京津相关部门及院校的沟通合作力度,积极组织开展净菜进校园活动,建立河北净菜校园集采平台。
“我们还将支持农速源等尽快完成天津、雄安的共享仓储统配中心建设,大力开拓京津雄市场。”王瑜洁说,在打通大型批发市场、学校集采平台、协会商会等销售渠道基础上,该市还计划针对食堂、社区、饭店、小餐桌等不同消费场景,以AB包、深度保鲜包装袋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
推进研发、生产、加工等全链条升级
2月6日,走进位于饶阳县的河北致信数字育苗育种产业园,数字化智能玻璃联栋温室里,细密的水雾均匀喷洒,一株株嫩绿的幼苗生机盎然。
“在这里,我们把传统的季节性育苗变成常年性育苗,为蔬菜种植提供优质种苗。”产业园负责人王学鹏介绍。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为加强种苗业发展,饶阳县先后引进致信数字育苗育种、众瑞种苗等科技含量高的种子种苗项目,同时建起京津冀蔬菜科技测评示范中心,推进新品种选育,助力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一粒种子到一桌好菜,一个涵盖育种育苗、种植生产、仓储、加工、冷链物流、销售、观光旅游的全链条发展格局,正在衡水加速形成。
2024年,衡水市新建和改造提升果蔬设施3.2万亩,建设武强赛元、武邑绿园等31个规模示范片区,实施了冀州新发地保供仓、饶阳致信种苗等重点项目,冀州现代农业融合创新基地、千喜鹤中央厨房加工基地、深州北江市场陆续投入使用。
今年,衡水市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作出明确部署,推进研发、生产、加工、储藏、运输等全链条升级,加大农产品加工项目引进力度。
对此,衡水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果表示,今年,衡水市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强化项目支撑,推动果蔬产业扩面提质增效。新建和改造提升设施果蔬3万亩,创建30个种植示范片区,培育优质高端林果产品生产基地。在产业前端,将建设智慧育苗工厂,使育苗能力达到10亿株以上。
此外,还要进一步发挥冀州新发地、深州北江等市场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建设,培育壮大一批果蔬加工流通企业。
聚焦加工能力提升,王瑜洁介绍,多个总投资亿元净菜加工、仓储项目将在衡水落地建设。其中,总投资15亿元大红门食品公司肉食品深加工和预制菜食品项目、总投资1.8亿元北京欧迪基业生物科技公司预制菜生产项目等开工在即。
绿色、有机、地标果蔬产品力争达到140个
只需手机一扫,蔬菜的品种名称、种植记录和采收日期等信息便一目了然。1月24日,冀州现代农业融合创新基地,寿光恒蔬无疆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桑毅振拿出一份包装好的蔬菜,展示了产品的二维码追溯系统。
“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人们吃得安心,才能放心购买。”桑毅振说,全链数字化溯源平台的落地,让基地果蔬销量较之前上涨了30%。
持续推动质量追溯全覆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去年,衡水市蔬菜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一年里,该市新增果蔬主体844家、达到1400家,出具承诺达标合格证64.7万张。
衡水市农业农村局农安科科长张丁介绍,提升果蔬标准化生产水平,去年,衡水市新增全国蔬菜质量标准化基地2家,总数达到6家,位于全省前列。此外,该市编制的《高品质蔬菜分等分级引导性指标》作为省级地方标准予以立项。饶阳西红柿、深州黄韭、安平白山药、阜城漫河西瓜、冀州天鹰椒等5个单品标准化生产工序也被广泛推广,指导基地按标生产。
绿色、有机是蔬菜产品进入市场的“绿卡”,也是市场上的金字招牌。2024年,衡水市绿色优质蔬菜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创建3家河北省绿色优质农产品精品基地,全市“两品一标”果蔬产品达到129个,武邑韭菜、饶阳圆茄、饶阳番茄、枣强羊肚菌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今年,衡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两品一标”认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今年计划纳入平台管理的果蔬经营主体新增200家、达到1600家。绿色、有机、地理标志果蔬产品认证数量新增11个,达到140个。”张果表示,今年衡水将深化与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合作,进一步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着力打造一批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让“衡字号”果蔬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越叫越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