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饶阳县好望角民族乐器有限公司,“嘭嘭”的敲打声不绝于耳。厂房内是高高叠放在一边的堂鼓,空气中弥漫着木材独有的清香,公司负责人焦子文正带着十几名工人赶制一批来自西安的订单。
焦子文说:“这批鼓是西安一个专业社团在我们这儿定制的,他们对鼓的品质要求高,来考察过几次,非常认可我们的制作工艺,所以就交给我们来做了。”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种类主要有手鼓、腰鼓、盘鼓、狮子鼓、威风鼓、花盆鼓等等。制作一面好鼓,选材是关键的第一步。该基地的鼓大部分鼓身选用国产白椿木,按照鼓身的不同尺寸,刨成一定弧度的木片,使其在拼接时能严丝合缝。鼓面采用进口黄牛皮,不同部位的牛皮,其厚度也不同,牛皮厚度决定了鼓面响脆程度。
有了好的选材,在制作过程中,从下料到最后鼓面“描龙画凤”的点金,每一道工序工作人员都精益求精。其中音色辨识尤为关键,辨识度必须达到“晴雨同音”,才能合格出厂。经过长年累月的锤炼,工人们个个成了业内高手,锤起落下,“一锤定音”,他们对音色的辨识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好望角乐器基地工人计香艳说:“我们这儿的鼓从一块木板到一面成鼓,需要经历拼板、下料、组腔、抛光、蒙皮、油漆、包装等16道工序,切磋打磨误差必须在毫米之内,到我这一步就相对简单了,用锤敲击每个部位,通过响声我就能听出哪个地方不行。”
正是对这份工艺的执着与坚守,对经验的不断总结和运用,使得他们制作的鼓不仅音色通透、浑厚纯正,而且经久耐用。无论是在盛大热烈的庆典上,还是日常的文化表演中,这些鼓都能经受住时间和使用的考验。
十几年的发展,好望角民族乐器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民族打击乐器尤其是中国鼓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其产品多达十几个品种,年产中国鼓8万多件,畅销国内和美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饶阳县将民族乐器生产企业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产业升级,从家庭作坊向现代化、规模化生产经营转变,目前已拥有民族乐器制造企业100余家,年产各类乐器70余万件,获得“中国民族乐器之乡”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