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张千 卢婉凤 常虹)6月20日,为加大衡水市“找差距、补短板、提位次”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发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用,积极营造衡水市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浓厚氛围,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优化营商环境 护航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工信专场。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张洪静主持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张洪静: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为加大我市“找差距、补短板、提位次”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发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用,积极营造我市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浓厚氛围,特以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名义,召开“优化营商环境 护航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本场新闻发布会是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一场——工信专场,发布人是衡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局长万秋生,他将就工信系统开展“九捞九助”暖企行动、打造“三最”营商环境进行发布。
参加本场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衡水日报、衡水广播电视台等市直媒体;衡水发布、衡水微讯等市政新媒体;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长城新媒体,及河北工人报、河北法制报、燕赵农村报、河北新闻网、河工新闻网、河北共产党员网、冀农融媒体中心·河北农网;中国新闻社、中国经济网、网易衡水等驻衡在衡媒体。
现在,就有请发布人进行发布。
衡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局长万秋生:
同志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现就我局“九捞九助”暖企行动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今年,我局决定在全市深入开展“九捞九助”暖企行动,奔赴企业一线,实实在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努力打造“三最”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动力,加快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向好发展。
一、“九捞九助”的开展背景
(一)开展“九捞九助”是落实上级部署、优化营商环境的务实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了“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的明确要求。今年6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把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1月28日,倪岳峰书记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上提出了“要持续优化公平竞争、预期稳定的市场环境”“要持续优化服务周到、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要持续优化多元保障、融资顺畅的金融环境”“要持续优化遵法守纪、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要持续优化诚实守信、遵约践诺的信用环境”等五方面要求。开展“九捞九助”暖企行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上级决策部署的有力举措和生动实践,更加有利于加快我市营商环境建设,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开展“九捞九助”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衡水场景、打造产业强市的创新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工业企业从乡镇企业雨后春笋般萌发壮大,到如今一大批龙头企业及产业集群异军突起,在我市发展的不同时期,一大批有胆识、勇创新的企业家敢闯敢拼,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生力军作用。2023年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地实施是全国各地共同的目标任务。开展“九捞九助”暖企行动更加有利于持续激励企业家群体担当作为,进一步振兴实体经济发展信心,为全面铺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衡水场景、推动衡水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三)开展“九捞九助”是应对困难挑战、激发市场活力的迫切需要。后疫情时代,在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和大国博弈加剧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企业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多,特别是我市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且多处于产业链中下游和价值链中低端,受到的波及和影响更大,一些企业家面临持续经营信心不振、投资热情不高、市场活力不足等问题。开展“九捞九助”暖企行动,就是变被动“等问题”为主动“捞问题”,按照“有事登门、无事不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原则,深入一线走访调研,为企业送温暖、解困忧、帮发展,有利于提振企业家的士气和活力,激励企业家市场信心,让衡水企业家的发展信心更足、发展势头更猛。
二、“九捞九助”的主要内容
一捞“资金周转”问题,助“对接融资”;二捞“订单销售”问题,助“市场推介”;三捞“用工需求”问题,助“牵线招录”;四捞“管理模式”问题,助“培训引进”;五捞“产业配套”问题,助“延长链条”;六捞“项目申报”问题,助“精细包装”;七捞“政策知晓”问题,助“解惑答疑”;八捞“侵权刁难”问题,助“清欠维权”;九捞“办事服务”问题,助“高效快捷”。
三、“九捞九助”的主要措施
对照“九捞”,我们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九项举措”,以保障“九助”工作有序推进。
(一)“金融大集”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健全政银企沟通协调机制,搭建银企对接沟通桥梁,围绕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特点和融资需求,会同域内金融机构举办“专精特新”银企对接大集活动,助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企业。
(二)“产销配套”打通区域供需内循环。扎实开展工业产业链供需对接“一站式”服务活动,加强本地企业间的资源协同配置,为本地产业链配套企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实现市域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供需精准匹配,促进产销有效衔接。
(三)“二一三”培育机制破解企业人才困境。建立“二一三”企业人才培育工作机制,制定《引才政策清单》《重点工业企业人才需求清单》两张清单,帮助企业解决人才需求问题;绘制一张《重点产业人才图谱》,明确人才分布情况及人才招引方向;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青蓝传承、蓝领工匠培育三大行动,全面提升我市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引培结合”助力企业管理模式提级赋能。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培育职业经理人,主动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借脑”“借智”,灵活引进一批“候鸟型”“季节性”高级人才。大力搞培训,积极走出去,着力培育一大批“企业帅才”“管理英才”和“蓝领匠才”,为我市工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五)“工业大脑”打通产业上下链条。加快《衡水市工业大脑》深层次细化明晰,推动17条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选取安平丝网、大营皮毛等产业技术优势强、市场前景广、科技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链条重点提升。到2023年底,全市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2600亿元,增长10%以上;安平丝网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实现我市千亿集群“零”的突破,3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1家,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3家。
(六)“谋跑争促”汇聚企业发展合力。抢抓时间窗口,发挥区位优势,迈开两条腿、主动对接各部委、对接省直厅局,全力以赴争资金、争项目、争政策、争试点。主动加强与上级沟通,开展全链条、各环节的无缝对接,争取上级支持,汇聚强大合力。
(七)“1+2+N”政策宣贯赋能惠企政策推广应用。建立“1+2+N”政策宣贯体系,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1”即始终围绕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这一核心、“2”即用好局机关官网和微信公众号两个平台、“N”即结合政策宣贯会、专题政策解读会、业务指导会、企业家培训等多种活动,及时宣传解读各类惠企政策,让政策红利做到企业“末梢有感”,不断扩大政策的知晓面和受益面,为全市工业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八)“动态清零”确保账款清欠有效化解。建立健全防范新增拖欠账款工作机制,进一步对拖欠情况再逐项梳理,再细化摸排、查漏补缺,清欠事项做到“实事求是,一件不漏”“一笔一台账,一项不缺”,确保按时“动态清零”。
(九)“12345+衡企通”助企急难愁盼闭环解决。进一步完善“12345+衡企通”企业服务热线工作机制,强化企业诉求协调整合、分析研判,对典型问题、普遍性问题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形成企业诉求台账,分级研究解决方案,制定解决路线,做好办结时限,确保为企业解忧解难。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张洪静:
现在进入记者提问环节,大家如有提问,请举手示意,提问之前,请先通报一下自己所在媒体的名称。
问题一:长城新媒体:请问万局长,在“九捞九助”暖企行动实施的这一段时间以来,有什么具体的成效?请您介绍一下。
答:4月27日,我们市工信局组织百家重点企业,在武强开展了一期工业产业链供需对接一站式服务活动,目的就是解决企业同城不相识的问题。我们印发了《衡水工业产业链供需对接一站式服务调查表》,在与会的活动中,有26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这就是我们“九捞九助”中的捞“订单销售”问题,助“市场推介”。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企业不同的产品需求结构,分行业、分产品开展多形式产业对接。
5月16日,我们联合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衡水银行,还有中国银行,太平洋保险公司举办了一期“专精特新”银企对接大集活动。活动期间,各银行机构推出了一批为企业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方案和“专精特新贷”金融产品。会上,几家银行分别与春风实业集团、京安生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裕铁信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这就是我们“九捞九助”中的捞“资金周转”问题,助“对接融资”。我们经过前一阵和银行的对接,我们下一步与中国银行、衡水银行要搞几个专场,目的就是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另外,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单项冠军、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项目申报上,我们紧盯政策导向,加强项目包装,开展全链条、各环节的无缝对接,争取上级支持,汇聚强大合力,以确保为企业争取到更大的红利。
问题二:衡水广播电视台:刚才万局长提到要通过“工业大脑”打通产业上下链条,请问具体是如何运用“工业大脑”打通产业链的?
答:去年以来,我们聘请工信部赛迪研究院,针对我们17条产业链突出环节缺失和关键节点不明确的问题,绘制“链谱”,制定产业链“链主”、重点项目、精准招商引资“三个一”清单,进一步完善了“两图两库N指数”,重点打造安平丝网、枣强复合材料等9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和冀州医疗器械、武强乐器等5个市级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产业链从“一”到“链”的突破和从“链”到“群”的提升,并形成《衡水市工业大脑》(基础版)。去年,全市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26个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2458亿元,同比增长14.7%,居全省第三位。今年,我们对《衡水市工业大脑》进行了深层次的细化,形成《衡水市工业大脑》(提升版),对17条产业链的重点企业和主要产品按类别进行再充实、再完善,制定产业链转型升级路线图,明确扶持对象和招引对象,提升我市产业链的综合稳定性和竞争力。到今年年底,预计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2600亿元,增长10%以上。
问题三:衡水电台:刚才万局长提到要在全市开展“九捞九助”这项暖企行动,请问在开展过程中有什么具体要求?
答:首先,市工信局建立了局领导包县工作机制,以企业“1+1”帮扶工作责任制为基础,成立包联帮扶工作组,及时开展点对点帮扶包联指导,每年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30天。各县市区根据咱们市里“九捞九助”的方案,也结合自己的实际,创新了暖企行动和工作的具体举措。要求全市工信系统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深入企业,开展走访调研、蹲点服务,实现龙头企业、重点企业、规上企业“户户必到”。其次,全市工信系统进一步加大惠企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解读力度,结合“1+2+N”政策宣贯体系,推行“政策找企业”“法律进企业”,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打通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不断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最后,建立企业问题解决台账,完善问题“收集、研判、交办、处置、反馈”闭环管理机制,强化重点问题组织开展“回头看”,全身心投入企业帮扶工作之中,做到精准研判、分类交办、有效处置、限时办结。同时,我们将及时总结典型案例、优秀案例以及在工作中涌现出的亮点做法和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材料并在全市乃至全省做好交流和推广。谢谢。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张洪静:
好的,如有媒体需要深入采访,会后可与市工信局联系。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